[实用新型]一种光纤通信中检测光波信号提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68101.1 | 申请日: | 2018-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912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昌涔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光金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077 | 分类号: | H04B10/077;H04B10/079 |
代理公司: | 南京禹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2 | 代理人: | 王晓东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处理模块 检测模块 检测光 本实用新型 光纤通信 光波信号 提取系统 光机构 滤波器 光电信号转化 电路板 发射机 检测信号 控制模块 通信信号 原始编码 比较器 光接口 光模块 位置处 检测 拾取 运放 正向 传递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纤通信中检测光波信号提取系统,包括,取光模块,能够在光接口的位置处提取来自发射机并经过原始编码的检测光,并将检测光传递至检测模块;检测模块,位于所述取光机构的上方,并识别和接收来自所述取光机构所提取的检测光,并对其进行光电信号转化;处理模块,包括运放、滤波器和比较器,且三者以及所述检测模块均设置于电路板上;以及,控制模块,与所述处理模块相连,并接收来自所述处理模块的新编码。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极低的远低于通信信号强度的情况下非正向条件下能拾取检测信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光纤通信中检测光波信号提取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通信领域,可进行高速、大容量传输的光纤成为传输线路主流,并在进一步的发展。随之而来的,特别是在数据中心或电信机房等的光通信相关设备中频繁的进行光传输路径的变更或废弃、增加等施工工作,目前的管理方式是通过在跳线上打上纸质标签,管理本端口的光纤通信方向地址和传输内容,但因为大量的变更或拆建业务需要重新打纸质标签而造成的工作量剧增,而实际操作人员的失误,或者不尽责而造成纸质标签内容和实际光传输内容相去甚远,错误百出,对后来施工者的施工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同时也极大的降低了工作效率,增加的运维成本。
在这种光通信结构中传输的通信光为不可见光,且标签内容错误与否对施工人员来说无法判断,从而施工过程增加了很多危险因素,给施工人员加大了施工难度,给运营商增加了施工管理增加了成本。
目前所有的光通信的光波都是顺着光纤径向方向传播,接收器也是正对这光纤径向接收通过光纤传输过来的通信光进行光电转化信号。但由于无源光网无法对路由节点进行监控,导致线路路由凌乱无法管理。从而催生出对无源光网节点路由监控的需求。在此基础上不得对原有通信线路上传输的光信号产生严重损耗或干扰。且还能监控的了上游传输过来的检测光波信号。主要有下面几项:1、监控探测部分得垂直于光传输方向;2、对通信光的隔离;3、对检测光波信号的拾取。
实用新型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光传输路径中的线路管路、监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纤通信中检测光波信号提取系统,其在远低于通信信号强度的情况下非正向条件下能拾取检测信号,并能够通过编解码使得每个路由节点均具有一个独一无二的光子标签,以便于对各条光传输路径的管理、监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纤通信中检测光波信号提取系统,其包括:取光模块,包括机械接续机构,所述机械接续机构能够连接彼此正对的两个光接口,所述彼此正对的两个光接口之间设置有所述取光机构,并通过所述取光机构形成接续,所述取光机构能够在所述光接口的位置处提取来自发射机并经过原始编码的检测光,并将所提取的经过原始编码的检测光传递至检测模块;检测模块,位于所述取光机构的上方,并识别和接收来自所述取光机构所提取的检测光,并对其进行光电信号转化,将光脉冲信号转化为电脉冲信号,所述检测模块设置于处理模块上,并与其形成电路连接;处理模块,包括运放、滤波器和比较器,且三者以及所述检测模块均设置于电路板上,所述处理模块对指定波长范围内的电信号的原始编码进行解码,同时从本地获取节点编码,将所述节点编码加上所述指定波长范围内的电信号的原始编码进行重组新编码,以回传至控制模块;以及,控制模块,与所述处理模块相连,并接收来自所述处理模块的所述新编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光金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光金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681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通信器件的插损测量系统
- 下一篇:一种适用多场景的通信全业务光分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