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反馈开关多路电源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53388.0 | 申请日: | 2018-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382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邢险峰;何民;李小松;谢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港迪电气传动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155 | 分类号: | H02M3/155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潘杰;胡艺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阻 引脚 光耦芯片 输出端 限流电阻 本实用新型 多路电源 一端连接 依次串联 接地 双反馈 电路 阴极 输入端连接 二极管 工业设备 开关电源 连接电源 稳定安全 电容 芯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反馈开关多路电源电路:PWM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集成光耦芯片U2的第3引脚,限流电阻R3的两端分别连接集成光耦芯片U2的第1引脚和第2引脚,限流电阻R2的一端连接集成光耦芯片U2的第1引脚,限流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输出端V1,集成光耦芯片U2的第2引脚通过依次串联的电阻R4、电容C6和电阻R11接地,集成光耦芯片U2的第2引脚同时连接电源芯片U3的阴极,输出端V1和电阻R11之间设有电阻R5,输出端V2通过依次串联的电阻R6和电阻R11接地,输出端V1和输出端V2之间设有二极管D1。本实用新型更好地提升了开关电源的功率密度、稳定安全,使工业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所提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源电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反馈开关多路电源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设备的智能化和小型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人们对广泛应用在工业设备中开关电源也提出了多样性输出、高集成度、高稳定性、高安全性等要求,但是传统的开关电源的反馈一般是由一个电压环和一个电流环来调整的,通常是由高压重载的那一路输出电源作为电压环的主反馈,这样一来设备中的大部分电源的电压精度可以得到很好的保证,那些为设备内芯片供电的低压轻载的电源电压的精度就相对差一些,可作为工业设备大脑的集成芯片对供电电源的敏感度更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反馈开关多路电源电路,能够提升了开关电源的功率密度和稳定性,以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双反馈开关多路电源电路:PWM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集成光耦芯片U2的第3引脚,限流电阻R3的两端分别连接集成光耦芯片U2的第1引脚和第2引脚,限流电阻R2的一端连接集成光耦芯片U2的第1引脚,限流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输出端V1,集成光耦芯片U2的第2引脚通过依次串联的电阻R4、电容C6和电阻R11接地,集成光耦芯片U2的第2引脚同时连接电源芯片U3的阴极,输出端V1和电阻R11之间设有电阻R5,电阻电阻R5和电阻R11之间的公共点连接电源芯片U3的参考电压引脚,输出端V2通过依次串联的电阻R6和电阻R11接地,输出端V1和输出端V2之间设有二极管D1。
较佳地,二极管D1的正极端连接输出端V1,二极管D1的负极端连接输出端V2。
较佳地,电源芯片U3的正极端接地。
较佳地,集成光耦芯片U2的型号为HCPL-817-50CE。
较佳地,电源芯片U3的型号为TL431AIDR。
较佳地,集成光耦芯片U2的第3引脚连接作为PWM驱动电路输入端的补偿电路。
光电耦合器U2第3引脚为光敏三极管发射极,光电耦合器U2的第1引脚发光二极管阳极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同时将高低压两路输出电源作为电压环反馈,既能提高开关电源高压重载输出电源电压的动态响应,又能维持低压轻载输出电源电压的精度,此外当外供用户使用的高压电源负载短路时,开关电源能迅速地停止工作,保护设备免受损坏。本实用新型更好地提升了开关电源的功率密度、稳定安全,使工业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所提高。可以提高开关电源多路输出电源电压的负载调整率,维持输出电源高电压和低电压的精度,从而使产品设备能更加稳定地工作,有较好的实际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港迪电气传动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港迪电气传动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533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