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边框背光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49598.2 | 申请日: | 2018-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708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宋建峰;宋荣华;高远;李林生;叶世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联创致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南昌恒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25 | 代理人: | 杨志宇 |
地址: | 330008 江西省南昌***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光层 背光结构 导光板 无边框 反射层 遮光胶 顶面 胶框 铁框 密封胶 本实用新型 表面研磨 密封效果 纳米喷涂 消除应力 异物颗粒 运输过程 真空吸附 出光面 传统的 光处理 扩散层 上顶面 裁切 麻点 挤压 移动 运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边框背光结构,包括铁框、胶框、导光板、上增光层和遮光胶,所述铁框的上顶面沿中心位置设有反射层,所述反射层的顶面设有导光板,所述导光板的顶面沿中心位置依次设有扩散层、下增光层和上增光层,所述上增光层的顶面设有遮光胶,所述胶框固定连接于遮光胶与反射层之间,所述铁框做纳米喷涂和表面研磨麻点挤压消除应力纹处理,所述导光板做整边裁切并剖光处理。该无边框背光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密封胶的设计,起到很好的对胶框与上增光层间的缝隙的密封效果,同时避免了传统的密封胶需增加过程运输真空吸附包装固定,避免材料间移动造成过程异物颗粒进入出光面等情况,使该无边框背光结构在运输过程中更加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边框背光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边框背光结构。
背景技术
背光结构是用来确保液晶显示屏背后发出光亮的光源装置,是液晶显示器面板的关键零组件之一,功能在于供应充足的亮度与分布均匀的光源, 使其能正常显示影像,随着时代的发展,近几年的手机市场也发展的十分迅速,对背光结构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无边框背光结构,通常采用胶框上下两面用两组遮光胶密封处理,需增加过程运输真空吸附包装固定,避免材料间移动造成过程异物颗粒进入出光面,操作不够方便,且传统的在对导光板裁切时,通常采用水口裁切及刀削加工处理,使加工后的导光板侧面不够整齐,加工的质量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边框背光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边框背光结构,包括铁框、胶框、导光板、上增光层和遮光胶,所述铁框的上顶面沿中心位置设有反射层,所述反射层的顶面设有导光板,所述导光板的顶面沿中心位置依次设有扩散层、下增光层和上增光层,所述上增光层的顶面设有遮光胶,所述胶框固定连接于遮光胶与反射层之间,所述铁框做纳米喷涂和表面研磨麻点挤压消除应力纹处理,所述导光板做整边裁切并剖光处理。
优选的,所述铁框的四周边缘处呈凸起状。
优选的,所述胶框固定置于铁框内。
优选的,所述导光板做的整边裁切处理为三边CDD对位裁切,且裁切尺寸一致,误差在0.02mm以内。
优选的,所述导光板整边裁切后做剖光处理。
优选的,所述铁框表面做纳米喷涂处理,且纳米喷涂层的厚度均一,为0.2-0.3um。
优选的,所述铁框做纳米喷涂和表面研磨麻点挤压消除应力纹处理后,进行双色注塑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通过铁框的设计,起到对胶框以及铁框内的反光层和导光板等的固定作用,使铁框内的结构牢固的固定在铁框内,通过采用单片式的密封胶的设计,起到很好的对胶框与上增光层间的缝隙的密封效果,同时避免了传统的密封胶需增加过程运输真空吸附包装固定,避免材料间移动造成过程异物颗粒进入出光面等情况,使该无边框背光结构在运输过程中更加方便,通过导光板整边裁切并且做剖光处理的设计,使导光板的侧面更加光滑,同时还能避免裁切毛刺落入发光区域内,避免了抛光工艺需要解决抛光所造成的粉末不落入导光板表面,需增加真空除尘的情况,通过铁框做纳米喷涂和表面研磨麻点挤压消除应力纹的处理,使铁框的表面更加的光滑,可有效的防止铁框的变形与断裂,提高铁框的使用寿命,通过对铁框的双色注塑处理,确保了该无边框背光结构的背光整体亮度无降低,又控制边缘尾部亮线风险,使该无边框背光结构更加耐磨损,同时又使该无边框背光结构的使用的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铁框的纳米喷涂工艺流程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铁框与导光板的工艺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联创致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联创致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495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各向异性光学膜及偏光背光源
- 下一篇:一种弯曲结构的量子点LED背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