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背光源胶条贴合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38238.2 | 申请日: | 2018-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583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余权胜;李林;彭浩;刘悟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显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5/78 | 分类号: | B29C65/78;B29C65/74;B29C65/48;B29L31/3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方小明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胶条 料块 上料辊 机台 本实用新型 承载平台 出料机构 背光源 出料端 收料辊 贴合机 遮光条 分切 贴合 贴胶 电子产品加工 设备技术领域 过程自动化 人工成本 生产效率 转动设置 机械手 切割 输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背光源胶条贴合机,包括机台、胶条承载平台、胶条出料机构以及胶条贴合机械手,胶条出料机构包括胶条上料辊、设置于胶条上料辊一侧的剥料块以及转动设置于机台的废料收料辊,胶条上料辊所输出的胶条经由剥料块与废料收料辊绕设;剥料块的出料端位于胶条承载平台的上方,剥料块的出料端设有胶条分切件,分切件用于将胶条切割成多条遮光条。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遮光条贴合稳定便捷,整个贴胶过程自动化完成,无需人工贴胶,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背光源胶条贴合机。
背景技术
常用的背光源由PCB板、导光板及若干膜片贴合而成,在背光源的加工过程中,一般需要在背光源上贴上遮光胶条,使背光源起到固定和遮光的作用。
在目前背光源加工的工艺中,均采用人工将遮光胶条贴在待贴胶的背光源上,采用人工贴胶,人工成本高,其效率低下,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对背光源进行自动贴胶,从而提高贴胶的效率,降低人工成本,便于实现生产自动化的背光源贴胶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背光源胶条贴合机,包括机台、活动设置于机台的胶条承载平台、用于剥离胶条的离型膜并将完成离型膜剥离的胶条输送至胶条承载平台的胶条出料机构以及用于拾取胶条承载平台所承载的遮光条并将其贴合到外界的背光源的胶条贴合机械手,所述胶条出料机构包括转动设置于机台的胶条上料辊、设置于胶条上料辊一侧的剥料块以及转动设置于机台的废料收料辊,胶条上料辊所输出的胶条经由剥料块与废料收料辊绕设;所述剥料块的出料端位于胶条承载平台的上方,所述剥料块的出料端设有胶条分切件,分切件用于将胶条切割成多条遮光条。
其中的,所述背光源贴胶机还包括用于驱动胶条承载平台沿机台的X轴方向移动的平台X轴移动驱动装置和用于驱动胶条承载平台沿机台的Y轴方向移动的平台Y轴移动驱动装置,所述平台X轴移动驱动装置设置于机台上,所述平台Y轴移动驱动装置与平台X轴移动驱动装置驱动连接,胶条承载平台与平台Y轴移动驱动装置驱动连接。
其中的,所述胶条承载平台设有若干个用于容置若干条遮光条的胶条容置槽。
进一步的,所述胶条容置槽的底部设有若干个与胶条容置槽连通的吸料孔。
进一步的,所述胶条承载平台的一侧设置有拔料块及用于驱动拔料块升降的第一驱动件,所述胶条承载平台还设有用于容置拔料块的拔料块容置槽,拔料块容置槽与胶条容置槽连通并交错设置。
其中的,所述胶条承载平台的接料端设置有用于压紧遮光条的遮光条压块及用于驱动遮光条压块升降的第二驱动件。
其中的,所述剥料块的出料端的上方设置有遮光条压辊及用于驱动遮光条压辊靠近或者远离胶条承载平台的第三驱动件。
其中的,所述胶条贴合机械手包括活动设置于胶条承载平台上方的胶条吸盘、用于驱动胶条吸盘沿机台的X轴方向移动的吸盘X轴移动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胶条吸盘沿机台的Y轴方向移动的吸盘Y 轴移动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胶条吸盘沿机台的Z轴方向移动的吸盘Z 轴移动驱动装置以及用于驱动胶条吸盘绕Z轴转动的吸盘旋转驱动装置,所述吸盘X轴移动驱动装置设置于机台上,吸盘Y轴移动驱动装置与吸盘X轴移动驱动装置驱动连接,吸盘Z轴移动驱动装置与吸盘Y轴移动驱动装置驱动连接,吸盘旋转驱动装置与吸盘Z轴移动驱动装置驱动连接,胶条吸盘与吸盘旋转驱动装置驱动连接。
其中的,所述背光源贴胶机还包括用于对胶条承载平台所承载的遮光条进行视觉定位的第一视觉定位装置和用于对胶条贴合机械手所拾取的遮光条进行视觉定位的第二视觉定位装置,所述第一视觉定位装置和第二视觉定位装置均与胶条贴合机械手信号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显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中显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382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熔接设备的加热结构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油画棒成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