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生物特征识别组件和终端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37410.2 | 申请日: | 2018-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273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发明(设计)人: | 蔡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F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龙双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9 | 代理人: | 孙涛;毛威 |
地址: | 518045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特征识别 显示屏 模组 固定架 终端设备 显示区域 生物特征采集 分离设计 降低生产 可维修性 模组安装 复杂度 下表面 拆卸 生产成本 成功率 申请 生产 | ||
提供了一种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生物特征识别组件和终端设备。该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包括:固定架;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具有显示区域;生物特征识别模组,所述生物特征识别模组安装到所述固定架,并通过所述固定架设置在所述显示屏的下方,其中,所述生物特征识别模组的生物特征采集区域位于所述显示屏的显示区域之中。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固定架将该生物特征识别模组与该显示屏的下表面进行分离设计,能够降低拆卸该生物特征识别模组的难度,进而提高终端设备的可维修性。进一步地,还能够降低生产显示屏下该生物特征识别模组的复杂度并提高生产成功率,进而降低的生产成本。
本申请要求于2018年02月06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PCT/CN2018/075450、发明名称为“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生物特征识别组件和终端设备”的国际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生物识别技术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生物特征识别组件和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屏下指纹识别方案是将光学或超声波指纹识别模组贴合在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屏幕的底部,也就是不管光学指纹识别模组还是超声波指纹识别模组都需要和屏幕底部发光层紧密粘结在一起。
对于目前这种指纹识别模组的固定方案,虽然实现了屏下指纹识别,但基本上都要求指纹识别模组和OLED屏幕紧固连接,这样的问题就是:
1.OLED屏幕成本很高,且很脆弱,指纹识别模组贴合上后很容易弄坏OLED屏幕。
2.指纹识别模组直接贴合在OLED屏幕之后更换难度较大,进一步地,在进行指纹识别模组更换时容易损坏OLED屏幕;也就是说,由于指纹识别模组和OLED屏幕完全粘在一起,如出现指纹识别模组损坏,在拆卸指纹识别模组时很容易损坏OLED屏幕。
3.将指纹识别模组直接贴合到OLED屏幕的贴合工艺复杂。
由于以上问题,目前屏下指纹识别模组不可避免出现良率偏低,成本过高,且贴合工艺复杂等问题,因此导致终端设备的成本和复杂度增加,可维修性低。
实用新型内容
提供了一种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生物特征识别组件和终端设备。其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屏幕下生物特征识别模组和OLED屏幕固定在一起出现的维修难,易损坏屏幕,且贴合工艺成本高等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包括:固定架;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具有显示区域;生物特征识别模组,所述生物特征识别模组安装到所述固定架,并通过所述固定架设置在所述显示屏的下方,其中,所述生物特征识别模组的生物特征采集区域位于所述显示屏的显示区域之中。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固定架将该生物特征识别模组与该显示屏的下表面进行分离设计,能够降低拆卸该生物特征识别模组的难度,进而提高终端设备的可维修性。进一步地,能够降低在该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的生产过程中将该生物特征识别模组安装到该显示屏下方的复杂度,并提高该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生产成功率,进而降低的生产成本。此外,也不会影响该生物特征识别模组的生物特征识别稳定性和性能。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应用在终端设备,所述固定架为所述终端设备的中框。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生物特征识别模组通过所述中框与所述显示屏进行非接触式地安装固定,以在所述生物特征识别模组和所述显示屏之间形成间隙。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中框支撑所述显示屏,且所述显示屏的下表面的边缘与所述中框的上表面贴合。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中框在所述生物特征识别模组的安装区域形成有开孔,所述生物特征识别模组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开孔的正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374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脸识别设备
- 下一篇: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