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叉车上发动机用泵盖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32163.7 | 申请日: | 2018-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028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孙爱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市田源精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02 | 分类号: | F01M1/02 |
代理公司: | 青岛申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43 | 代理人: | 霍本俊 |
地址: | 23125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泵盖 发动机 机油 齿轮轴 固定块 注射口 卡块 密封圈 油泵 本实用新型 汽车发动机 安全性能 固定杆卡 螺旋提升 外界环境 旋转手柄 固定杆 提拉杆 有效地 注射器 松动 转动 零部件 保存 安全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动机零部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叉车上发动机用泵盖,包括泵盖和发动机,泵盖和发动机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泵盖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发动机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块,固定杆卡接在卡块的内部。该叉车上发动机用泵盖,通过设置注射口和密封装置,使用者旋转手柄螺旋提升提拉杆,使用注射器将需要的机油通过注射口保存至发动机中,尽可能避免了机油与外界环境进行接触,密封装置的设置不会因为齿轮轴转动使得泵盖出现松动,能有效地防止泵盖的脱落,保证了油泵安全平稳地运行,同时可以不受特殊材质的齿轮轴限制,提高了该叉车上发动机用泵盖的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动机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叉车上发动机用泵盖。
背景技术
油泵是一种输送油或对油进行增压的机械,是发动机润滑系统中的重要部件,主要包括泵体、齿轮组、泵轴,其中齿轮组安装在泵轴上,而泵轴穿设在泵体上,现有的机油泵停机时润滑油流出发动机零件,如果长期不用,发动机零件变得干枯,再次启动时摩擦系数增大,增加了机械磨损,影响发动机的性能和寿命,汽车发动机的整个系统中,机油泵壳体作为机油泵的承载主体,一方面具有储油功能,另一方面具有密封和散热的作用。
泵盖的主要作用是密封、紧固,保证油泵正常工作,不漏油,不与齿轮轴打齿,随着发动机性能的提高和排放法规及燃油经济性指标的提高,对发动机重量、体积等要求逐渐提高。因此,普通机油泵盖在密封性能和紧固效果等方面已经不能满足生产和使用需要,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叉车上发动机用泵盖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叉车上发动机用泵盖,具备密封性好和紧固效果佳等优点,解决了现有设备密封性不佳和紧固效果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密封性好和紧固效果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叉车上发动机用泵盖,包括泵盖和发动机,所述泵盖和发动机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泵盖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发动机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固定杆卡接在卡块的内部,所述泵盖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注射口,所述注射口的上方开设有贯穿泵盖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底端活动连接有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包括密封块,所述密封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位于注射口上表面中部的加固块,所述密封块内部设置有隔温槽,所述密封装置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圆盘,所述圆盘的中心活动连接有提拉杆,所述提拉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手柄。
优选的,所述卡块的表面开设有卡槽,所述固定杆卡接在卡槽内。
优选的,所述注射口的中心开设有注射缝,所述注射口为橡胶。
优选的,所述手柄的表面开设有圆孔。
优选的,所述提拉杆的外侧设置有螺纹,所述通孔的内侧设置有与螺纹相匹配的螺痕。
优选的,所述卡槽的形状与固定杆的形状相匹配。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叉车上发动机用泵盖,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叉车上发动机用泵盖,通过设置注射口和密封装置,使用者旋转手柄螺旋提升提拉杆,使用注射器将需要的机油通过注射口保存至发动机中,尽可能避免了机油与外界环境进行接触,密封装置的设置不会因为齿轮轴转动使得泵盖出现松动,能有效地防止泵盖的脱落,保证了油泵安全平稳地运行,同时可以不受特殊材质的齿轮轴限制,提高了该叉车上发动机用泵盖的安全性能,从而进一步的提高了发动机的润滑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市田源精铸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市田源精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321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