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晶显示设备及其灯条的固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26465.3 | 申请日: | 2018-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144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智勇;周友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惠科金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官建红 |
地址: | 230012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显示设备 灯条 固定结构 本实用新型 第二引导部 第一引导部 弹性件 定位部 固定件 压紧部 安装操作 工作效率 光学效果 生产效率 液晶设备 引导作用 组装工艺 异物 返工 滑入 省力 省时 装配 阻碍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设备的灯条的固定结构,包括中壳、固定件和弹性件,固定件包括定位部和第一引导部;弹性件包括压紧部和第二引导部;该固定结构在安装灯条时,通过第一引导部和第二引导部的引导作用,使灯条不受阻碍的轻易的滑入相应的定位部和压紧部,该液晶显示设备的灯条的固定结构安装操作简单,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还能避免装配或返工过程中产生异物,确保灯条的光学效果;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设备,在该液晶显示设备上安装有上述的液晶显示设备的灯条的固定结构,其能简化整个液晶设备的组装工艺,提高生产效率,还能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晶显示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设备及其灯条的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现在市场上的液晶电视产品灯条与中壳的固定绝大多数采用螺钉固定,螺钉固定灯条不仅装配耗时,而且存在许多问题:中壳为塑胶材料,采用自攻螺钉,返工时,在螺钉取下过程中会带出一些塑料毛屑;中壳为钣金材料,表面一般会作黑色烤漆处理,返工时,在螺钉取下过程中会带出些黑色漆粉;这样,无论中壳是塑胶材料还是钣金材料,采用螺钉固定会在二次装配过程中造成异物,从而影响光学效果,并需要反复清理,操作麻烦;
此外,也有少部分的塑料中壳,灯条采用卡扣结构固定,一般是用卡扣压住灯条,倾斜着将灯条滑入中壳的定位槽内。这种结构装配过程中需要较大的推入力,生产工人容易疲劳,灯条是铝合金材料,边缘比较锋利,灯箱倾斜推入时就像一把铲刀,很容易将塑料材料的中壳的筋条铲出毛屑,使生产或返工的过程中的产品产生异物,影响光学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设备的灯条的固定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安装拆卸麻烦、工作效率低且装配或返工时产生异物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设备的灯条的固定结构,包括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灯条的安装区的中壳、用于将所述灯条定位于所述安装区上的固定件和用于弹性压紧所述灯条的弹性件,所述固定件和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安装区上,所述固定件包括与所述中壳连接并用于将所述灯条定位于所述安装区的定位部和与所述定位部连接并用于引导所述灯条滑动于所述定位部的第一引导部;所述弹性件包括与所述中壳连接并用于将所述灯条弹性压紧于所述安装区的压紧部和与所述压紧部连接并用于引导所述灯条滑动于所述压紧部的第二引导部。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部包括由所述中壳凸出设置的第一连接段、用于抵压所述灯条正面的第一抵压部和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段远离所述中壳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抵压部的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抵压部朝向所述中壳的方向凸出所述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抵压部与所述第一引导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抵压部的中部朝向所述中壳的方向凸设有第一凸部;所述灯条的端部对应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一凸部的第一开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部靠近所述第一引导部的一侧设有第一导向斜面。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结构还包括用于弹性抵持所述灯条端面以对所述灯条进行长度方向上预定位的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安装于所述中壳上。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结构还包括用于对所述灯条进行长度方向上精准定位的定位柱,所述安装区的一侧间隔设置有若干所述定位柱;所述灯条上对应开设有配合容纳所述定位柱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压紧部包括由所述中壳凸出设置的第一弹性臂、用于抵压所述灯条正面的第二抵压部和连接所述第一弹性臂的远离所述中壳的一端与连接所述第二抵压部的第二弹性臂;所述第二抵压部朝向所述中壳的方向凸出所述第二弹性臂,所述第二抵压部与所述第二引导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抵压部的中部朝向所述中壳的方向凸设有第二凸部;所述灯条上对应开设有配合容纳所述第二凸部的第二开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凸部靠近所述第二引导部的一侧设有第二导向斜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惠科金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惠科金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264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嵌入式散热板的玻璃背光板
- 下一篇:一种防漏光的背光模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