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硅铝合金压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26236.1 | 申请日: | 2018-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220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余水金;汪天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泰达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7/12 | 分类号: | B22D17/12;B22D1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曾捷 |
地址: | 353399 福建省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硅铝合金 压铸装置 金属液 底座 模具 启动液压装置 向下移动 固定板 下压 压铸 本实用新型 顶部安装 工作效率 立柱安装 螺钉安装 凝固成型 人力物力 液压装置 左右两侧 伸缩杆 移动块 伸长 弹簧 余料 填充 挤压 电机 节约 | ||
1.一种高硅铝合金压铸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左右两侧均通过立柱(2)安装顶板(3),所述顶板(3)的底部安装液压装置(4),所述液压装置(4)的底部输出端安装伸缩杆(5),所述伸缩杆(5)的底部安装上压铸头(6),两组所述立柱(2)上滑动设置有滑套(7),且滑套(7)上设有螺栓(13),两组所述滑套(7)之间通过连接杆安装压铸模座(8),所述压铸模座(8)上开设有凹槽(9),所述压铸模座(8)上开设有L型通孔(10),且凹槽(9)与L型通孔(10)之间联通,且L型通孔(10)远离凹槽(9)的一端延伸至压铸模座(8)的底部,所述凹槽(9)内安装下压铸头(11),所述下压铸头(11)的底部通过弹簧(12)与凹槽(9)的底部内壁连接,所述底座(1)的右侧安装电机(14),所述电机(14)的输出端安装主动锥齿轮(15),所述主动锥齿轮(15)的顶部啮合从动锥齿轮(16),所述从动锥齿轮(16)上安装螺杆(17),且螺杆(17)的两端均通过轴承与两组立柱(2)连接,所述螺杆(17)上安装移动块(18),所述移动块(18)的顶部安装固定板(19),所述固定板(19)的顶部通过螺钉安装模具(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硅铝合金压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18)的中央开设有与螺杆(17)相匹配的螺纹孔(181),所述移动块(18)前后两侧均开设有圆孔(182),且螺纹孔(181)位于两组圆孔(182)之间,两组所述圆孔(182)内均设有限位杆,且限位杆与立柱(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硅铝合金压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9)的内腔底部安装限位柱,且L型通孔(10)的顶部开口到凹槽(9)底部的距离等于下压铸头(11)和限位柱的长度之和,且L型通孔(10)的顶部开口到凹槽(9)底部的距离小于下压铸头(11)和弹簧(12)在自然长度之下的距离之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硅铝合金压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9)的深度大于上压铸头(6)和下压铸头(11)的厚度之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硅铝合金压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12)为两组结构相同的模具弹簧,且弹簧(12)为铬合金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硅铝合金压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4)的底部安装减震垫,且电机(14)与减震垫通过螺钉安装在底座(1)上,且电机(14)的外壁安装消音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泰达高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泰达高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2623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压铸设备
- 下一篇:一种防滑节能压铸机机械手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