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锂离子软包动力电池夹紧托盘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26189.0 | 申请日: | 2018-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720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曹骥;桑宏宇;严剑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杭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兵;黄美娟 |
地址: | 311251 浙江省杭州市萧***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向轴 软包动力电池 夹紧机构 支撑底座 夹紧板 电池 夹紧 间距调整机构 托盘 驱动机构 底横档 后挡板 前挡板 锂离子 化成 加压 本实用新型 滑动连接 缓冲机构 夹具机构 托盘组件 相对布置 影响电池 轴向滑动 最大压力 夹紧度 驱动端 推动端 受压 | ||
锂离子软包动力电池夹紧托盘,包括:支撑底座,包括底横档、设置在底横档两端的前挡板、后挡板以及若干导向轴,导向轴的两端分别安装在相对布置的前挡板、后挡板之间;夹紧机构,包括夹紧板和间距调整机构,其中夹紧板与导向轴滑动连接;夹紧板之间通过间距调整机构相连;加压驱动机构,设置在支撑底座上,并且加压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与夹具机构的推动端相连,用于推动夹紧机构沿导向轴轴向滑动以调整电池的夹紧度;缓冲机构,设置在支撑底座与夹紧机构之间,用于限制电池最大压力以防止电池受压过大导致化成时鼓胀。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装置简单,可靠便捷;软包动力电池夹紧托盘组件中,能避免电池在化成时候鼓胀,影响电池外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锂离子软包动力电池夹紧托盘。
背景技术
随着锂离子软包动力电池产业的发展,现有的锂离子软包动力电池由于在化成过程中鼓胀,产生大量不良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锂离子软包动力电池由于在化成过程中鼓胀,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适应自动化生产的锂离子软包动力电池夹紧托盘。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锂离子软包动力电池夹紧托盘,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底座,包括底横档、设置在底横档两端的前挡板、后挡板以及若干导向轴,导向轴的两端分别安装在相对布置的前挡板、后挡板之间,用于安装加压装置并对电池进行挤压;
夹紧机构,包括夹紧板和间距调整机构,其中夹紧板与导向轴滑动连接;夹紧板之间通过间距调整机构相连,用于调整相邻夹紧板沿导向轴轴向间距以夹紧电池;
加压驱动机构,设置在支撑底座上,并且加压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与夹具机构的推动端相连,用于推动夹紧机构沿导向轴轴向滑动以调整电池的夹紧度;
缓冲机构,设置在支撑底座与夹紧机构之间,用于限制电池最大压力以防止电池受压过大导致化成时鼓胀。
所述夹紧机构包括若干块平行布置的夹紧板以及用于调整相邻夹紧板之间沿导向轴的轴向间距的间距调整机构,夹紧板沿长度方向的两端部设有用于插入导向轴的通孔,并且导向轴与通孔间隙配合,保证夹紧板可沿导向轴轴向滑动;夹紧板沿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分别通过间距调整机构相连,实现夹紧板之间联动,以调整相邻夹紧板之间用于放置电池的间隙大小;最外层的夹紧板分别与同侧的加压驱动机构驱动端或缓冲机构的缓冲端固接。
所述夹紧板包括板体、第一连接卡片和第二连接卡片,每个板体沿长度方向的端部各配装一连接卡片,位于内层的板体配装第一连接卡片,位于最外层的板体配装第二连接卡片;第一连接卡片和第二连接卡片设有用于供导向轴贯穿的通孔,夹紧板通过端部的通孔套在导向轴上,实现二者滑动连接。
所述间距调整机构为皮带链,皮带链沿夹紧板的压缩方向固定在夹紧板的端部,并且相邻夹紧板之间留有相同宽度的间隙。
所述加压驱动机构包括螺杆、螺母以及压紧板,螺母夹在前挡板与压紧板之间,其头端与前挡板内端面固接;所述螺杆一端通过推力球轴承与压紧板转动连接,另一端与螺母螺接后从前挡板通孔穿出形成抓握部,并保持螺杆与导向轴平行;压紧板内端面通过第二连接卡片与同侧最外层夹紧板固接。
所述缓冲机构包括按压弹簧、弹簧导向销以及弹簧挡板,弹簧导正销一端与同侧的后挡板滑动连接,另一端与弹簧挡板固接;弹簧导正销外部套接按压弹簧,其中按压弹簧的一端抵在后挡板内端面,另一端抵在弹簧挡板外端面;弹簧挡板内端面通过第二连接卡片与同侧最外层夹紧板相连,二者之间留有用于放入电池的间隙。
所述螺杆为T型螺杆,螺母为可与螺杆螺接的T型螺母,并且T型螺母的头端与前挡板内端面固,保持T型螺母、推力球轴承以及螺杆同轴,并且推力球轴承的外圈端面与压紧板外端面固接,内圈与插入其内的螺杆固接,实现螺杆与压紧板的转动连接;螺杆的另一端与螺母螺接后从挡板通孔穿出形成抓握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杭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杭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261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包膜机的快速换刀机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锂离子软包动力电池的夹紧托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