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滑块前后移动调节的颌下可调进气道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19421.8 | 申请日: | 2018-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968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浩;金志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C7/042 | 分类号: | F02C7/042;F02C7/04;F02C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张婷婷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块 前后移动 进气道 可调进气道 固定型面 喉部 楔面 口型 本实用新型 导轨型面 滑块顶面 非设计 后唇口 扩压段 马赫数 内收缩 压缩段 板型 匹配 | ||
1.一种滑块前后移动调节的颌下可调进气道,其特征在于:由固定型面和滑块型面构成,其中所述固定型面包括进气道外压缩段型面(4)、内收缩段型面(5)、导轨型面(9)、唇口型面(1)、喉部型面(2)以及匹配设计的扩压段型面(3)、后唇口板型面(10),其中喉部型面(2)与后唇口板型面(10)平行于导轨型面(9)所在平面,匹配设计的扩压段型面(3)呈外扩设计;所述滑块型面由一中间凸起的滑块(11)构成,包括滑块前楔面(6)、滑块顶面(7)和滑块后楔面(8),所述滑块前楔面(6)、滑块后楔面(8)分别在平行于导轨型面(9)所在平面的滑块顶面(7)的两侧形成从滑块顶面(7)到滑块(11)底面的坡道;
所述滑块(11)在所述固定型面中的导轨型面(9)上前后移动,包括:
在滑块(11)位于导轨型面(9)前端时,所述滑块前楔面(6)与内收缩段型面(5)连接,作为内压缩段的一部分;所述滑块后楔面(8)与外扩的所述匹配设计的扩压段型面(3)构成扩压通道;
在滑块(11)位于导轨型面(9)末端时,所述滑块前楔面(6)与所述匹配设计的扩压段型面(3)构成一段流道;所述滑块后楔面(8)与所述后唇口板型面(10)构成扩压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块前后移动调节的颌下可调进气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匹配设计的扩压段型面(3)与滑块前楔面(6)平行设计且等长,在滑块(11)位于导轨型面(9)末端时,滑块前楔面(6)与匹配设计扩压段型面(3)构成的流道为等截面流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块前后移动调节的颌下可调进气道,其特征在于:在滑块(11)位于导轨型面(9)前端时,所述滑块前楔面(6)与内收缩段型面(5)相切连接,所述滑块前楔面(6)外切于内收缩段型面(5)的末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块前后移动调节的颌下可调进气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唇口板型面(10)与匹配设计的扩压段型面(3)相切过渡,所述后唇口板型面(10)外切于匹配设计的扩压段型面(3)的末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块前后移动调节的颌下可调进气道,其特征在于:在进气道进口扇面扇角为α,进口面积S已知,在进气道所在坐标系中,所述滑块(11)的滑块顶面(7)的高度h7与喉部型面(2)的高度h2的几何关系为:
固定型面中的导轨型面(9)的高度h9与喉部型面(2)的高度h2的几何关系为:
后唇口板型面(10)高度h10与滑块顶面(7)的高度h7的几何关系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滑块前后移动调节的颌下可调进气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道进口扇面扇角α直接影响了进气道流道的宽高比,一般取α为100°~15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块前后移动调节的颌下可调进气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11)的滑块前楔面(6)的坡道的倾斜角度为5°~10°,滑块后楔面(8)的坡道的倾斜度为5°~1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块前后移动调节的颌下可调进气道,其特征在于:在进气道两种工况下进行调节,分别是进气道减速飞行工况和进气道加速飞行工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1942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