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NB-IOT无线调节控制阀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914072.0 | 申请日: | 2018-06-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572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 发明(设计)人: | 孔庆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丰利源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K31/04 | 分类号: | F16K31/04;F16K31/50;F16K31/53;F16K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民治街道宝山工业区塘水围工业园A栋8楼***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流量调节 电控部 控制阀 本实用新型 存储器 控制流量 通信模块 无线调节 处理器 阀体 电源 生产成本低 电性连接 阀体结构 密封性好 人力成本 远程控制 运行状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NB‑IOT无线调节控制阀,包括阀体、电控部和流量调节执行部,所述阀体上设置有控制流量大小的流量调节执行部,所述流量调节执行部上部设置有用于控制流量调节执行部运行状态的电控部,所述电控部与流量调节执行部电性连接,所述电控部包括处理器、NB‑IOT通信模块、电源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分别与NB‑IOT通信模块、电源和存储器大小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使控制阀可以通过远程控制工作状态,降低人力成本和体力劳动强度,同时阀体结构简单,密封性好,生产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阀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NB-IOT无线调节控制阀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控制阀需要人工手动操作开合,需要人力成本高,同时对严酷的环境,对操作人员身体健康带来不利影响,同时现有的控制阀主要铸造完成,生产效率低,成本低,智能化程度低,操作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NB-IOT无线调节控制阀,能够使控制阀可以通过远程控制工作状态,降低人力成本和体力劳动强度,同时阀体结构简单,密封性好,生产成本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NB-IOT无线调节控制阀,包括阀体、电控部和流量调节执行部,所述阀体上设置有控制流量大小的流量调节执行部,所述流量调节执行部上部设置有用于控制流量调节执行部运行状态的电控部,所述电控部与流量调节执行部电性连接,所述电控部包括处理器、NB-IOT通信模块、电源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分别与NB-IOT通信模块、电源和存储器大小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流量调节执行部包括执行动力电机、执行主动齿轮、执行螺杆、执行被动齿轮、流量调节球和执行螺套,所述执行动力电机的旋转轴上设置有执行主动齿轮,所述执行动力电机侧部设置有执行螺套,所述执行螺套上穿过有执行螺杆,所述执行螺杆上端设置有执行被动齿轮,所述执行被动齿轮与执行主动齿轮啮合,所述执行螺杆下端设置有流量调节球。
作为优选,所述阀体包括主管体、限流管体、截流板、流通孔和转流密封壳体,所述主管体呈两端带外螺纹的圆筒状,所述主管体侧部设置有转流密封壳体,所述转流密封壳体内主管体上设置有限流管体,所述主管体内设置有截流板,所述转流密封壳体内主管体上设置有流通孔,所述流通孔与限流管体位于截流板两侧。
作为优选,所述执行螺杆穿过转流密封壳体,所述转流密封壳体与执行螺杆之间设置有密封套。
作为优选,所述流量调节球位于限流管体端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NB-IOT通信技术应用在控制阀设备上,能够实现对控制阀工作状态的远程控制,有利于降低人力成本和体力劳动强度,同时阀体结构简单,密封性好,生产成本低,生产工艺简单,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NB-IOT无线调节控制阀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NB-IOT无线调节控制阀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NB-IOT无线调节控制阀的主视剖面图;
图4是电控部的结构框图。
图中:1-阀体、11-主管体、12-限流管体、13-截流板、14-流通孔、15-转流密封壳体、2-电控部、21-处理器、22-NB-IOT通信模块、23-电源、24-存储器、3-流量调节执行部、31-执行动力电机、32-执行主动齿轮、33-执行螺杆、34-执行被动齿轮、35-流量调节球、36-执行螺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丰利源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丰利源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140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