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自动清淤的智能管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12115.1 | 申请日: | 2018-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184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许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弘诚天毅工程咨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7/00 | 分类号: | E03B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何凡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水管道 本实用新型 检查井 在线监测装置 智能管道系统 单片机 输水管 清淤 水泵 流量计 快速定位故障 数据无线发送 太阳能发电板 远程实时监控 蓄电池 水力发电机 实时监控 控制箱 泥沙泵 压力计 浊度仪 外壁 位机 泥沙 检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自动清淤的智能管道系统,其包括水泵,以及用于连接水泵和用户的输水管道;输水管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在线监测装置,在线监测装置包括检查井,检查井内设置有余氯仪、浊度仪、压力计和第一泥沙泵,检查井外壁上设置有蓄电池和控制箱,控制箱内设置有GPRS模块和单片机;输水管道内设置有水力发电机和流量计;输水管道外设置有太阳能发电板。本实用新型可以实时监控该出输水管道内的氯含量、压力、泥沙含量和流量,并通过单片机和GPRS模块将该数据无线发送至上位机,实现远程实时监控输水管道的工作状态,本实用新型可以快速定位故障位置,便于检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水管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自动清淤的智能管道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输水管道仅仅只是管道,其上并未设置任何探测仪器,对输水管道的检测往往通过人力巡逻的方法,由于人力不能实时地对输水管道进行全面监控,所以不能有效地保证管道线路的安全,存在管道爆管、泄露等事故后不能被及时发现,影响相关居民的生活。且水中难免会存在杂质,长时间输水后难免会堆积淤泥,造成管道堵塞或水质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自动清淤的智能管道系统解决了现有输水管道难以监控且易堵塞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提供一种可自动清淤的智能管道系统,其包括水泵,以及用于连接水泵和用户的输水管道;输水管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在线监测装置,在线监测装置包括检查井,检查井内设置有余氯仪、浊度仪和压力计,检查井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泥沙泵,检查井外壁上设置有蓄电池和控制箱,控制箱内设置有GPRS模块,以及与GPRS模块相连接的单片机;输水管道内设置有分别位于检查井左右两侧的水力发电机和流量计;输水管道外设置有太阳能发电板,太阳能发电板和水力发电机分别连接蓄电池,蓄电池分别连接第一泥沙泵、单片机和GPRS模块;单片机的信号输入端分别与余氯仪、压力计、浊度仪和流量计相连接,单片机的输出端与第一泥沙泵相连接;GPRS模块无线连接上位机,上位机与水泵相连接。
进一步地,单片机的型号为MSC1210。
进一步地,GPRS模块包括MC35i芯片,MC35i芯片的VBATT引脚分别通过电阻R1与电容C2的一端和AS2815芯片的引脚2相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1的一端和AS2815芯片的引脚1并接地;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AS2815芯片的引脚3并作为一个电源接口;
MC35i芯片的GND引脚分别连接接地电阻R2;MC35i芯片的引脚14通过电阻R3连接接地电容C3;
MC35i芯片的引脚15连接NPN型三极管Q1的集电极,NPN型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NPN型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电阻R4连接电容C4的一端,电容C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接地电阻R5、电阻R6的一端和开关S1的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开关S1的另一端并作为一个输出端;
MC35i芯片的引脚30通过电阻R12分别连接接地电容C5和二极管D2的正极,二极管D2的负极作为一个输出端;
MC35i芯片的引脚31连接NPN型三极管Q2的集电极,NPN型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NPN型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电阻R9分别连接接地电阻R11和电阻R10的一端,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开关S2的一端,开关S2的另一端作为一个输出端;
MC35i芯片的引脚32通过电阻R7连接NPN型三极管Q3的基极,NPN型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NPN型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8的一端,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作为电源接口。
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水源相连接的沉淀池,水泵设置在沉淀池内,沉淀池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泥沙泵,第二泥沙泵与上位机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弘诚天毅工程咨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弘诚天毅工程咨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121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卧管式分层取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山区饮水工程的智能管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