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10KV高压导线带电修复专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08237.3 | 申请日: | 2018-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725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肖可鑫;李维维;吴爱如;张乐群;谭炳芽;王欢;胡建;李小华;刘晨;曾海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峡江县供电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16 | 分类号: | H02G1/16 |
代理公司: | 南昌洪达专利事务所 36111 | 代理人: | 周超 |
地址: | 331409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封闭槽 可翻动 铝线 紧锁 绝缘导线 上夹板 下夹板 本实用新型 高压导线 专用装置 铝线槽 带电 前部 硅橡胶 中间形成空腔 安全可靠性 闭合 跳闸 修复 触电事故 绝缘电木 封闭孔 可封闭 封闭 空腔 贴合 裸露 停电 电网 概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10KV高压导线带电修复专用装置,包括可翻动紧锁上夹板、可翻动紧锁下夹板和铝线封闭槽;所述可翻动紧锁上夹板和所述可翻动紧锁下夹板之间可封闭中间形成空腔,空腔内贴合铝线封闭槽,所述铝线封闭槽包括槽前部和槽后部,所述槽前部和所述槽后部闭合形成封闭孔,所述铝线封闭槽形成的整体两端为绝缘导线封闭槽,中间为铝线槽,绝缘导线封闭槽用于与绝缘导线通过硅橡胶形成封闭,铝线槽用于封闭裸露的导线,可翻动紧锁上夹板、可翻动紧锁下夹板和铝线封闭槽均采用绝缘电木制成。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增强电网的安全可靠性,降低故障停电的概率,可降低故障跳闸率,减少触电事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压导线修复装置,具体涉及一种10KV高压导线带电修复专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大规模动迁用户和临时用电的用户及企业破产的用户越来越多。当此类用户办理销户后,公司对该用户进行引线拆除。而目前10KV线路使用的绝缘导线分两部分,外皮为超厚聚乙烯材料,内心为多股铝线旋编而成。当给用户接引时,高压导线外皮破损长度一般约为接线卡子1.5倍,通过安装接引卡子和高压引下线来定位,增加导线强度,拉力及线路的防摆动功能,而拆引后存在以下问题:
1、破损导线处受力性大幅度降低,失去卡子强度及引下线的固定防摆动功能,致使大部分受力点偏移到破损点的多股铝线上,易造成铝线破损并使之成为导线最薄弱环节。
2、破损铝线处易产生高温氧化。高温氧化易造成铝线断股或导线烧断从而引发事故。
3、破损导线处易被杂物腐蚀,引发事故,影响电网安全。
为此,研发10KV高压导线带电修复专用装置解决上述存在的安全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10KV高压导线带电修复专用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10KV高压导线带电修复专用装置,包括可翻动紧锁上夹板、可翻动紧锁下夹板和铝线封闭槽;所述可翻动紧锁上夹板和所述可翻动紧锁下夹板之间可封闭中间形成空腔,空腔内贴合铝线封闭槽,所述铝线封闭槽包括槽前部和槽后部,所述槽前部和所述槽后部闭合形成封闭孔,所述铝线封闭槽形成的整体两端为绝缘导线封闭槽,中间为铝线槽,绝缘导线封闭槽用于与绝缘导线通过硅橡胶形成封闭,铝线槽用于封闭裸露的导线,可翻动紧锁上夹板、可翻动紧锁下夹板和铝线封闭槽均采用绝缘电木制成。
所述可翻动紧锁上夹板和所述可翻动紧锁下夹板结构及尺寸相同。
所述可翻动紧锁上夹板底部设用于固定铝线封闭槽挂耳部分的锁紧滑道,所述锁紧滑道为内凹槽。
所述槽前部和槽后部结构及尺寸相同。
所述槽前部为上端和下端设置挂耳的半圆环。
所述槽前部和槽后部合起后的上端挂耳、下端挂耳分别贴合在所述可翻动紧锁上夹板、所述可翻动紧锁下夹板的内凹槽内。
使用原理:1.分别在两个由绝缘电木制作的可移动的槽前部和槽后部的首端和末端,均涂上具有绝缘效果的硅橡胶;
2.将裸露的导线放入槽前部或槽后部,裸露的铝线两侧的绝缘导线部分与硅橡胶贴合;
3.将槽前部和槽后部贴合成封闭的铝线封闭槽;
4.在槽前部和槽后部的上端闭合处和下端闭合处涂上硅橡胶,防止雨天水滴由绝缘封闭槽和绝缘夹板中间的缝隙渗透到裸露导线处腐蚀导线。
5.将可翻动紧锁上夹板和所述可翻动紧锁下夹板加装到铝线封闭槽上,构成完整的10KV高压导线带电修复专用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峡江县供电分公司,未经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峡江县供电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082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