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取暖茶几托盘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08231.6 | 申请日: | 2018-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064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付丹;李臻;吴增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富巨炉具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B31/02 | 分类号: | A47B31/02;A47B97/00 |
代理公司: | 贵阳易博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16 | 代理人: | 张浩宇 |
地址: | 550009 贵州省贵阳市小***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热组件 挡板 取暖茶几 托盘组件 反射罩 梯台形 支撑腿 顶座 托盘 茶几本体 本实用新型 玻璃 碳纤维管 托盘设计 发热件 内侧壁 内边 限流 焊接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取暖茶几托盘,包括茶几本体,所述茶几本体包括顶座、支撑腿、底玻璃和托盘组件,所述顶座设置在支撑腿的顶部,所述底玻璃设置在支撑腿上,所述托盘组件设置在顶座的底部,所述托盘组件上设置有梯台形凹槽,所述梯台形凹槽的内边侧设置有发热组件一、发热组件二、发热组件三和发热组件四,所述梯台形凹槽底部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发热组件五,所述发热组件一、发热组件二、发热组件三、发热组件四和发热组件五均包括挡板一、反射罩和挡板二,所述挡板一和挡板二分别焊接在反射罩的两端,所述反射罩内设置有碳纤维管发热件。该取暖茶几托盘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具有限流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取暖茶几托盘。
背景技术
茶几是一种用来放置杯盘茶具的工具,茶几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市场上已经出现具有取暖功能的茶几,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是,现在市场上的具有取暖功能的茶几的取暖方式往往大同小异,一方面,市场上的具有取暖功能的茶几覆盖面往往不足,不能组合形成无死角热环境,取暖效果不理想,另一方面,市场上的具有取暖功能的茶几取暖范围比较小,而且对热能的利用率不高,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取暖茶几托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取暖茶几托盘,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具有限流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取暖茶几托盘,包括茶几本体,所述茶几本体包括顶座、支撑腿、底玻璃和托盘组件,所述顶座设置在支撑腿的顶部,所述底玻璃设置在支撑腿上,所述托盘组件设置在顶座的底部,所述托盘组件上设置有梯台形凹槽,所述梯台形凹槽的内边侧设置有发热组件一、发热组件二、发热组件三和发热组件四,所述梯台形凹槽底部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发热组件五,所述发热组件一、发热组件二、发热组件三、发热组件四和发热组件五均包括挡板一、反射罩和挡板二,所述挡板一和挡板二分别焊接在反射罩的两端,所述反射罩内设置有碳纤维管发热件,所述顶座的前侧设置有碳纤维管发热件开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托盘组件的外边侧和底部均设置有散热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散热孔的数量为5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碳纤维管发热件开关通过电线与碳纤维管发热件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托盘组件的后侧设置有电源线,所述电源线的一端设置有插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取暖茶几托盘,包括顶座、支撑腿、底玻璃、托盘组件、梯台形凹槽、发热组件一、发热组件二、发热组件三、发热组件四、发热组件五、挡板一、反射罩、挡板二、碳纤维管发热件和散热孔。
1.此取暖茶几托盘的发热组件安装在托盘组件上的梯台形凹槽四周的斜面上和底面上,热量能够通过反射罩反射并通过托盘组件上的散热孔散发出来,由于散热孔与水平面存在一定角度,因此热量能够覆盖四周和地面,产品吸收一部分热量,地面吸收一部分热量,由于茶几高度不高、托盘组件离地面距离不大,所以地面比较容易吸收热量,地面再释放热量、热量上升,在产品周围形成热环,能够形成热量循环,热能利用率高。
2.发热组件一、发热组件二、发热组件三、发热组件四和发热组件五发出的热量通过反射罩反射并通过托盘组件上的散热孔散发出来,发热组件五能够对底玻璃及其上部空间加热,弥补其他4组发热组件覆盖面的不足,能够组合形成无死角热环境,提升取暖效果。
3.此取暖茶几托盘的托盘组件安装在顶座的底部,采用隐藏式设计,一般的观察角度看不见,不影响产品的外观,热量不直接朝向人体,通过热环境使取暖面积更大,热量更缓和、持久。
4.该取暖茶几托盘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具有限流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富巨炉具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富巨炉具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082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