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静电式滤棒接收装置进料口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01821.6 | 申请日: | 2018-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778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彭鸿翔;李红甫;秦爱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安天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74 | 分类号: | B65G47/7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柱孔 激光传感器 滤棒 垂直相交 进气管接头 发射端 防静电 接收端 进料口 座体 座体中心位置 工作可靠性 对称安装 加工方便 静电产生 静电现象 通气孔 阻塞 相交 | ||
一种防静电式滤棒接收装置进料口,包括:座体,所述座体中心位置设有一贯通圆柱孔Ⅰ以及与圆柱孔Ⅰ垂直相交的圆柱孔Ⅱ,所述座体上设有圆柱孔Ⅲ以及与圆柱孔Ⅲ垂直相交的圆柱孔Ⅳ,以及与圆柱孔Ⅳ垂直相交的圆柱孔Ⅴ、圆柱孔Ⅵ,所述圆柱孔Ⅴ、圆柱孔Ⅵ分布在圆柱孔Ⅰ两侧,且与圆柱孔Ⅱ相交;对射激光传感器,所述对射激光传感器包括激光传感器发射端、激光传感器接收端,所述激光传感器发射端、激光传感器接收端对称安装在座体两侧;进气管接头,所述进气管接头与通气孔连接。不产生静电现象,结构独特,加工方便、快捷,比较完美地解决了因静电产生的滤棒阻塞问题,提高了滤棒接收装置的工作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滤棒接收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静电式滤棒接收装置进料口。
背景技术
滤棒接收装置进料口是卷烟机滤棒接收装置的关键组件之一,它的主要功用在于连接滤棒输送管道和滤棒接收装置的进料通道。现有的滤棒接收装置进料口组件,为了便于光电传感器工作,装配有一支玻璃管,当滤棒高速通过玻璃管时会因摩擦产生静电,静电荷的集聚会对滤棒产生一定的吸附力,滤棒通过有静电的玻璃管时会突然减速,这样会引起前后滤棒碰撞容易产生滤棒阻塞。由于标准直径滤棒比较重,此现象还不算突出。随着近年来重量较轻细支滤棒逐渐增多,静电吸附引起的堵塞现象愈发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静电式滤棒接收装置进料口,消除静电集聚对滤棒生成的吸附力,解决滤棒阻塞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下述技术方案:一种防静电式滤棒接收装置进料口,其特征在于,包括:
座体,所述座体中心位置设有一贯通圆柱孔Ⅰ以及与圆柱孔Ⅰ垂直相交的圆柱孔Ⅱ,所述座体上设有圆柱孔Ⅲ以及与圆柱孔Ⅲ垂直相交的圆柱孔Ⅳ,以及与圆柱孔Ⅳ垂直相交的圆柱孔Ⅴ、圆柱孔Ⅵ,所述圆柱孔Ⅴ、圆柱孔Ⅵ分布在圆柱孔Ⅰ两侧,且与圆柱孔Ⅱ相交,所述座体上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与圆柱孔Ⅲ相交,所述圆柱孔Ⅲ、圆柱孔Ⅳ、圆柱孔Ⅴ、圆柱孔Ⅵ端面与螺塞连接;
对射激光传感器,所述对射激光传感器包括激光传感器发射端、激光传感器接收端,所述激光传感器发射端、激光传感器接收端对称安装在座体两侧,且发射的激光束通过圆柱孔Ⅱ;
进气管接头,所述进气管接头与通气孔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圆柱孔Ⅰ与圆柱孔Ⅲ中心线平行,所述圆柱孔Ⅱ与圆柱孔Ⅳ中心线平行,所述圆柱孔Ⅴ与圆柱孔Ⅵ中心线平行。
优选的是,所述圆柱孔Ⅱ、圆柱孔Ⅳ、圆柱孔Ⅴ、圆柱孔Ⅵ中心线在同一平面上。
优选的是,所述对射激光传感器至少两组。
优选的是,所述进气管接头与通气孔螺纹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不产生静电现象;采用对射激光传感器,通过在滤棒通道上开直径很小的通孔,由于孔径较小,不会引起滤棒在管道中撞击孔端;增加圆柱孔Ⅲ、圆柱孔Ⅳ、圆柱孔Ⅴ、圆柱孔Ⅵ,将压缩空气输送到对射激光传感器发射激光束处,清理因滤棒经过导致发射激光束处沾染灰尘;结构独特,加工方便、快捷,比较完美地解决了因静电产生的滤棒阻塞问题,提高了滤棒接收装置的工作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机构三维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机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机构B-B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机构C-C剖视图。
图中:1-座体,101-圆柱孔Ⅰ,102-圆柱孔Ⅱ,103-圆柱孔Ⅲ,104-圆柱孔Ⅳ,105-圆柱孔Ⅴ,106-圆柱孔Ⅵ,107-通气孔,2-对射激光传感器,201-激光传感器发射端,202-激光传感器接收端,3-进气管接头,4-螺塞。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安天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淮安天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018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收纳箱加工上料设备
- 下一篇:钢管自动检测下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