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浸没式催化氧化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89166.7 | 申请日: | 2018-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716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易菁;项美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睿优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72 | 分类号: | C02F1/72;C02F1/74;C02F101/30;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俞涤炯 |
地址: | 201400 上海市奉贤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催化层 曝气管 壳体 底板 吸附层 催化氧化设备 设备主体 进水孔 浸没式 有机物 气源 本实用新型 微孔曝气管 顶部设置 出水口 第一端 蜂窝状 氨氮 降解 曝气 水中 吸附 催化 去除 体内 停留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浸没式催化氧化设备,包括设备主体、气源、第一曝气管;所述设备主体包括底板、壳体、第一催化层、第一吸附层,所述第一催化层和所述第一吸附层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第一吸附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催化层的上部;所述底板分布有进水孔,所述壳体的下部四周分布有进水孔,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气源与所述第一曝气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曝气管的第二端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位于所述第一催化层与所述底板之间;所述第一曝气管为微孔曝气管。其优点在于,通过曝气、催化和吸附,能够降解水中至少90%的有机物,且有效去除水中的氨氮;催化层采用蜂窝状催化层,多孔、多表面,比表面积大,增加有机物的反应停留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浸没式催化氧化设备。
背景技术
工业、商业和家庭生活都会产生污水。一般地,污水中有多个指标,如COD、BOD、DO等。
在进行河道修复时,一般地会采用光催化方法、植物法、增氧或曝气等。虽然这些方法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修复周期长、成本高。
目前光催化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仍然局限于小规模的实验室试验。在制备活性催化剂,反应器设计等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这些反应器通常需要借助人工灯光来提供光源。这些问题意味光催化处理水无法实际应用于河道修复工程的。
而一般的增氧或曝气装置仅仅为河道内提供充足的氧气以加快有机物降解速度,但是这种效率仍然偏低。
因此,亟需一种能够提高修复速率,运行成本不高,经济环保,可反复使用的应用在河道修复的水处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浸没式催化氧化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浸没式催化氧化设备,包括设备主体、气源、第一曝气管;
所述设备主体包括底板、壳体、第一催化层、第一吸附层,所述壳体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催化层和所述第一吸附层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第一催化层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上部,所述第一吸附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催化层的上部;
所述底板分布有进水孔,所述壳体的下部四周分布有进水孔,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出水口;
所述气源与所述第一曝气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曝气管的第二端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位于所述第一催化层与所述底板之间;
所述第一曝气管为微孔曝气管。
优选地,所述第一催化层与所述底板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催化层的高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吸附层与所述壳体的顶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吸附层的高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催化层和所述第一吸附层可拆卸地设备在所述壳体内。
优选地,所述第一吸附层紧邻所述第一催化层设置。
优选地,所述气源为风机。
优选地,所述底板的横截面呈倒“凹”形。
优选地,所述第一吸附层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催化层的高度。
优选地,还包括第一调节阀,所述第一调节阀的第一端与所述气源连接,所述第一调节阀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曝气管的第一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设备主体还包括第二催化层,所述第二催化层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第二催化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吸附层的上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催化层为蜂窝状催化层,由贵金属和硅藻土经过高温烧结制成。
优选地,所述第一吸附层为沸石吸附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睿优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睿优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891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