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红外触摸功能的数码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86093.6 | 申请日: | 2018-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067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周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方舟科技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2 | 分类号: | G06F3/042;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向文 |
地址: | 214231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码管 红外线 塑壳 红外触摸功能 本实用新型 红外发射管 红外接收管 触摸功能 发光灯芯 手指遮挡 穿出 触摸显示功能 长期稳定 反射原理 红外接收 驱动芯片 手指触摸 斜向 反射 应用 触摸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红外触摸功能的数码管,包括PCB板、塑壳和位于PCB板上的发光灯芯,所述PCB板上还设置有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所述红外发射管发出的红外线斜向穿出塑壳,所述塑壳的表面位于红外线穿出的地方设置有用于供手指触摸利用手指遮挡住红外线的窗口,所述红外接收管用于接收经过手指遮挡发生反射的红外线,所述红外接收管连接着用于控制发光灯芯的驱动芯片。本实用新型利用手指去触摸这个动作配合红外线的反射原理应用到数码管当中去,实现了数码管的触摸显示功能,不但触摸功能能够保持长期稳定、有效,而且触摸功能的实现不受数码管空间和结构上的限制,适用于任何数码管结构进行使用,具备极高的应用广泛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数码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红外触摸功能的数码管。
背景技术
现有的数码管很多有带有触摸控制功能,主要是通过安装弹簧或者电容膜实现,由于电容膜的成本非常高,所以大部分厂家还是会选择安装弹簧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存在如下弊端:
1、弹簧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自身极易发生扭曲变形,致使弹簧的结构和位置发生偏离,出现触摸功能接触不良,甚至触摸功能失效;
2、弹簧的安装对于空间大小具备一定的要求,致使一些内部空间较小的数码管无法满足弹簧的安装需求。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通过红外线发生反射实现触摸功能的数码管。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红外触摸功能的数码管,包括PCB板、塑壳和位于PCB板上的发光灯芯,所述PCB板上还设置有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所述红外发射管发出的红外线斜向穿出塑壳,所述塑壳的表面位于红外线穿出的地方设置有用于供手指触摸利用手指遮挡住红外线的窗口,所述红外接收管用于接收经过手指遮挡发生反射的红外线,所述红外接收管连接着用于控制发光灯芯的驱动芯片。
因为现有的红外感应设备都是采用的红外直线对接的方式,这样使得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需要形成一个对立面,由于数码管自身结构的限制,使得红外感应设备无法应用到数码管当中实现触摸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为:本实用新型将红外线遇到物体发生发射的技术原理应用到了数码管的触摸功能上,利用手指的遮挡,使得红外发射管发出的红外线发生反射,通过对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相对位置的设定,使得发生反射的红外线能够正好被红外接收管接收,红外接收管接收到红外信号后传输给驱动芯片,驱动芯片控制发光灯芯的亮与灭,以及其他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分别位于发光灯芯的两边。
进一步地,所述窗口位于塑壳的顶面,使得人们可以更加直观的观察到窗口,并且能够更加方便的将手指触碰在窗口上。
进一步地,所述窗口位于发光灯芯的正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窗口为正方形结构,所述窗口的边长小于8mm,这样使得窗口的大小能够和人的手指头的大小相匹配,确保了手指头能够完全遮挡住红外发射管发出的红外线,避免了因此出现触摸功能失灵的情况。需要说明的是窗口的结构也可以是长方形、圆形或者其它不规则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红外发射管发出的红外线与窗口的夹角为45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方舟科技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方舟科技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860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墨烯触摸显示板
- 下一篇:一种低反射的触控显示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