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火线和零线检测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79588.6 | 申请日: | 2018-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376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罗德远;汤其三;张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品冠慧享家智能家居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2 | 分类号: | G01R31/02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张玺 |
地址: | 231131 安徽省合肥市长丰***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线 继电器 输入回路 处理电路 火线 零线检测电路 本实用新型 输出端连接 放大电路 输出回路 共漏极 电路 电源 输入端口连接 信号处理回路 电路输入 放大处理 检测电路 零线检测 信号处理 电容 高效性 输入端 电阻 分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火线和零线检测电路,包括电源线输入回路、信号处理回路和输出回路,电源线输入回路的输入端口连接有电源线,电源线输入回路经过电阻R1与电容C1的分压处理为电路输入合适的电源,经过信号处理包括共漏极电路BG1、处理电路BG2和放大电路BG3,电源线输入回路的输出端连接共漏极电路BG1、处理电路BG2和放大电路BG3进行电源放大处理,处理电路BG2输出端连接有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输出回路的输入端分别连接有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本实用新型的检测电路在火线和零线检测中具有安全性、可靠性和高效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火线和零线检测电路。
背景技术
到目前为止,大多数电网接线都采用人工使用电笔、使用万能表或直接观察电线颜色的方法来判断和区别零线和火线的,电笔和万能表的使用极大提高了检测零线和火线的效率和准确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是,用电设备自身不能对电网进行检测,在使用电笔检测零线火线时有电流通过人体;在使用万能表时,经常需要地线来辅助,如果调错档位,就有可能造成短路,会对电网造成破坏。因此现有的人工检测方法,包括使用电笔和万能表都有极大的安全隐患。
现有技术CN107589338A提供了一种连续在线监测仪表中的接地检测电路,包括火线和地线间电压检测电路、火线和零线间电压检测电路、零线和地线间电压检测电路以及继电器控制输出电路,所述火线和地线间电压检测电路、火线和零线间电压检测电路、零线和地线间电压检测电路相互并联后与继电器控制输出电路连接,所述继电器控制输出电路包括单片机或译码器、连接在单片机或者译码器输出端上的继电器开关量输出电路和蜂鸣器报警电路,所述火线和地线间电压检测电路、火线和零线间电压检测电路、零线和地线间电压检测电路相互并联后与单片机或者译码器的输入端连接。该技术优点在于采用接地检测电路对现场仪表进行监测从而实现找出精密仪表测量不精准的原因。但是该技术的检测依赖于地线,在一些特殊场合例如在没有地线家庭单元楼中使用会被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火线和零线检测电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区别零线和火线的检测方式中易出现少量电流流经人体和会被检测场合限制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火线和零线检测电路,包括电源线输入回路、信号处理回路和输出回路;
所述电源线输入回路的输入端口连接有电源线,所述电源线输入回路经过电阻R1与电容C1的分压处理为电路输入合适的电源;
所述经过信号处理包括共漏极电路BG1、处理电路BG2和放大电路BG3,所述电源线输入回路的输出端连接共漏极电路BG1、处理电路BG2和放大电路BG3进行电源放大处理,所述处理电路BG2输出端连接有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
所述输出回路的输入端分别连接有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
优选的,所述第一继电器包括第一电磁感应线圈LS1C,所述第二继电器包括第二电磁感应线圈LS2C。
更为优选的,所述第一电磁感应线圈LS1C并联有第一滤波电容C5和第一保护二极管D4,所述第二电磁感应线圈LS2C并联有第二滤波电容C8和第二保护二极管D8。
优选的,所述共漏极电路BG1的输出端连接耦合电容C4,耦合电容C4的耦合输出端连接整流二极管D5和处理电路BG2发射结组成的倍压半波整流电路,倍压半波整流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电磁感应线圈LS1C和第二电磁感应线圈LS2C。
优选的,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开关为LS1A和LS1B,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开关为LS2A和LS2B,所述第一电磁感应线圈LS1C影响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开关LS1A和LS1B,所述第二电磁感应线圈LS2C影响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开关为LS2A和LS2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品冠慧享家智能家居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合肥品冠慧享家智能家居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795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PCIE耦合电容测试板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对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