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体式加强板、车辆天窗组件和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75721.0 | 申请日: | 2018-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310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蓝一洋;程铭;余聪;盛灏睿;王娟;李天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7/00 | 分类号: | B60J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刘子豪;李建新 |
地址: | 中国香港中环***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强板 分体式 车辆天窗 本实用新型 中空的 铝合金 单件 合格率 节约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分体式加强板、车辆天窗组件和车辆。所述分体式加强板100由铝合金构成,所述分体式加强板100呈现为中空的环形,并且所述分体式加强板100由多个子加强板连接构成,具有极大节约成本、单件合格率高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强板领域、尤其车辆天窗加强板,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分体式加强板、具有所述分体式加强板的车辆天窗组件和具有所述分体式加强板和/或所述车辆天窗组件的车辆。
背景技术
传统车身结构件多采用钢板,新能源汽车为满足轻量化需求,在保证车身强度和安全性能的前提下大多采用铝(合金)板作为结构件。
参考图1,其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一体式天窗加强板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目前传统天窗加强板通常采用一体式的结构,使得其材料利用率极低并进而导致天窗加强板成本较高,这是因为天窗加强板是环形结构,中间部分是空的,故制造一体式天窗加强板的原料需要一整块大板材(板材尺寸大于加强板尺寸)。在冲压拉延时,板料中间部分出现褶皱,使得其没法再次利用,故传统一体式的天窗加强板材料利用率超级低,通常为约40%左右,并且传统天窗加强板的尺寸大、冲压成型复杂,零件合格率低。
授权公告号为CN203344711U的题为一种分离式天窗加强板及车辆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分离式天窗加强板及车辆,包括上板、下板和两个连接支架,在下板上开有若干个安装天窗的孔,上板由上层板和下层板组成,上层板和下层板的两端均通过一个连接支架固定连接,上层板的两端开有的上板定位孔与下板上开有的下板定位孔固定连接。通过上板和连接支架对下板的加固,改善了带天窗汽车侧碰时侧面整体的侵入量,提高了整车碰撞的安全性能。该专利虽然涉及到了分离式或者说分体式天窗加强板,但是其分离手段与本申请的不同,为上下结构。本申请则是分成四块类矩形的结构,最终成形为环状结构。另外,其没有提到各个加强板部件彼此间的固定方式。
授权公告号为CN206155114U的题为一种分件式汽车全景天窗加强环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全景天窗加强环结构的改进。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降低加工模具的制造成本,提升加强环生产材料的利用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分件式汽车全景天窗加强环,包括依次连接围成环形的前板、左板、后板及右板;所述前板与后板的左端面分别焊接在左板前后两端的侧面上;所述前板与后板的右端面分别焊接在右板前后两端的侧面上。所提供的分件式汽车全景天窗加强环利用主要利用前板、后板、左板及右板四个部件焊接形成一个整体的加强环。由于每个部件均可采用较小的模具单独冲压成型,大大降低了模具的制作难度和成本,并且减少了冲压余料的产生,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该专利的分件式加强环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最终实现了提升加强环生产材料的利用率的目的。
此外,需要补充的是:传统车身结构件多采用钢板,传统天窗加强板通常采用一体式结构,相比于传统车身结构,采用全铝(合金)材料的车身结构价格较贵,由此相对于传统的一体式结构来说,采用分体设计可极大地节约了成本,这是基于全铝(合金)材料车身特性决定的。这两篇专利文献分别致力于提高整车碰撞安全性能和降低模具制作成本,并非着力解决铝(合金)车身材料费用高的问题,与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出发点不一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特别是在全铝(合金)材料的车身的情况下,相对于传统一体式的天窗加强板而言提高材料利用率,并且降低材料成本。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旨在解决或者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其它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一种分体式加强板、具有所述分体式加强板的车辆天窗组件和具有所述分体式加强板和/或所述车辆天窗组件的车辆来解决上述问题,具体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了:
一种分体式加强板,其中,所述分体式加强板由铝合金构成,所述分体式加强板呈现为中空的环形,并且所述分体式加强板由多个子加强板连接构成。
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连接的位置避开所述分体式加强板的转角部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蔚来汽车有限公司,未经蔚来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757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背门锁加强件、背门及汽车
- 下一篇:一种高密封性能汽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