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卷扬系统泄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52934.1 | 申请日: | 2018-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320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强;陈超军;熊龙非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博邦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D5/28 | 分类号: | B66D5/28;F15B13/04;F15B13/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伍传松 |
地址: | 4106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刹车控制装置 连通 液压泵 本实用新型 卷扬系统 泄油装置 出油口 进油口 钩阀 油源 出油单向阀 进油单向阀 活塞 活塞腔 卷扬 灵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卷扬系统泄油装置,包括液压泵、控制卷扬抱刹启用的刹车控制装置;液压泵的一端连通油源,液压泵的另一端连通刹车控制装置,还包括放钩阀,放钩阀包括活塞往复运动的活塞腔、进油口以及出油口,进油口通过进油单向阀连通油源,出油口通过出油单向阀连通刹车控制装置。本实用新型具有控制灵活且功能可靠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卷扬系统,尤其设计一种卷扬系统泄油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强夯机是在建筑工程中由于需要对松土压实处理的机器,工作原理是反复提升夯锤至一定高度后,然后放下夯锤,自由落下的夯锤压实松土。目前强夯机的传动装置有三种,一种是纯机械传动,一种是纯液压传动,另一种是机液一体式传动。机械式强夯机:机械指的卷扬,行走,回转机构等都是机械式。缺点:体积大,拆装不方便,安全性差被很多工地禁止进入,优点:可靠性好。液压式强夯机:液压指的卷扬,行走,回转机构全部都是液压控制。缺点:传动效率低,故障率高,维修难度大且要求维修人员技术本领高。优点:体积小,重量轻。当前强夯机使用的控制系统基本是电液混合,在强夯机复杂的工作环境下,电控制不可靠容易引发安全问题,且强夯机工作时,往复打击的频率、锤击的能量直接影响强夯机的使用,频率过慢影响效率以及工程进度,能量过低使得需要更多次的锤击,甚至于强夯无效果。当重物悬停半空时意外停机时,控制失效,重物无法落下具有极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所提及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控制失效下能紧急放钩的卷扬系统泄油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卷扬系统泄油装置,包括液压泵、控制卷扬抱刹启用的刹车控制装置;液压泵的一端连通油源,液压泵的另一端连通刹车控制装置,还包括放钩阀,放钩阀包括活塞往复运动的活塞腔、进油口以及出油口,进油口通过进油单向阀连通油源,出油口通过出油单向阀连通刹车控制装置。
较优的,还包括控制起钩启用的机械起钩控制装置、控制起钩或下落的第一控制装置、第一阀以及给第一控制装置提供压力的压力源;第一阀包括第一进油端、第一回油端、第一出油端、第二出油端、第一控制端以及第二控制端,第一进油端连接液压泵,第一回油端连接回油管路,第一控制端连接第一控制装置的第一出口,第二控制端连接第一控制装置的第二出口,第一出油端与出油口均连接第一缓冲阀的进口,并且第一出油端连接机械起钩控制装置,第二出油端连接第一梭阀的其中一个进口,第一梭阀的出口与刹车控制装置连接;第一缓冲阀的第三出口连接第一梭阀的另一个进口。
较优的,还包括提供低压控制的气源、用于卷扬制动的碟刹、继动阀以及第二阀;继动阀包括第六出口、第四出口、第五出口以及第三控制端,第六出口与气源连接,第四出口与碟刹控制连接,第三控制端连接外部控制气路;第二阀包括第四控制端、第五控制端、第二进油端、第二回油端以及第三出油端;第五出口控制连接第四控制端,第五控制端连接第二梭阀的出口,第二梭阀的两个进口分别与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连接,第二进油端连接液压泵,第二回油端连接外部回油管路,第三出油端与第二出油端分别连接第三梭阀的两个进口,第三梭阀的出口连接第一梭阀的进口。
较优的,活塞连接外部手柄或者外部动力装置。
较优的,液压泵通过安全阀与外部回油管路连接。
较优的,液压泵连接有稳压作用的蓄能器。
较优的,压力源连接通过第一手动阀与其余管路连接。
较优的,还包括变矩器,机械起钩控制装置控制连接变矩器。
较优的,第一缓冲阀为单向顺序阀或延时阀的一种。
较优的,刹车控制装置以及机械起钩控制装置为油缸。
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博邦重工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博邦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529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