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壳体、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52212.6 | 申请日: | 2018-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843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李静;黄茂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53 | 分类号: | G02F1/153;G02F1/163;G02F1/155;G02F1/161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赵天月 |
地址: | 5238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致变色层 衬底 离子储存层 透明导电层 电解质层 壳体 第二导电层 电子设备 电致变色材料 本实用新型 电致变色 外观效果 变色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壳体、电子设备。该壳体包括:第一衬底;第一透明导电层,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设置在所述第一衬底上;电致变色层,所述电致变色层设置在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远离所述第一衬底的一侧;电解质层,所述电解质层设置在所述电致变色层远离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的一侧;离子储存层,所述离子储存层设置在所述电解质层远离所述电致变色层的一侧;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设置在所述离子储存层远离所述电解质层的一侧;第二衬底,所述第二衬底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电层远离所述离子储存层的一侧,其中,其中,所述电致变色层包括多个由不完全相同的电致变色材料构成的电致变色块。该壳体具有丰富的撞色以及变色外观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制造领域,具体地,涉及壳体、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领域制备技术的不断发展,用于电子设备的壳体材料也随之丰富。例如,玻璃板材以及金属板材等都被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市场,玻璃材料具有良好的透光性、耐腐蚀性、耐热性以及易于加工等优点,金属板材具有更加美观的质感、耐磨耐刮等性能。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电子产品不仅追求功能的多样化,而且对其外观、质感等也有越来越高的要求。
电致变色材料是具有电致变色性能的材料,电致变色是指材料的光学属性(反射率、透过率、吸收率等)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发生稳定、可逆的颜色变化的现象,在外观上表现为颜色和透明度的可逆变化。目前电致变色材料在信息、电子、能源、建筑以及国防等方面都有广泛的用途。
然而,目前的壳体、电子设备,仍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是基于发明人对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作出的:
发明人发现,目前的电子设备壳体,其颜色等外观效果方面还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特别是需要在壳体表面形成多种颜色的撞色效果时,目前的壳体及其制备方法难以满足需求。目前,撞色设计的电子设备壳体因其较强的视觉冲击效果受到用户的青睐,目前制备撞色壳体的方法,通常是在玻璃壳体的反面采用印刷的方式形成两部分颜色,或者采用遮蔽氧化工艺在金属壳体的外侧面实现两种颜色,壳体被制作好之后,颜色就固定了,不能再发生变化,产品的颜色效果相对单一。发明人还发现,电致变色材料的颜色可以随着电压的大小和方向发生变化,将电致变色材料应用到电子设备壳体,壳体可以在不同的电压下呈现不同的颜色,从而壳体在制作好之后,其颜色可以随着电压发生变化,颜色较为丰富,然而发明人通过深入研究发现,上述方案制备的壳体,在某一固定电压状态下仍然只能呈现一种颜色,不能同时呈现上述多种颜色的撞色效果。因此,如果能提出一种壳体,可以利用电致变色材料在同一电压状态下形成不同颜色的撞色效果,将能极大地丰富壳体的外观和提升产品的表现力,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壳体。具体的,该壳体包括:第一衬底;第一透明导电层,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设置在所述第一衬底的一侧;电致变色层,所述电致变色层设置在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远离所述第一衬底的一侧;电解质层,所述电解质层设置在所述电致变色层远离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的一侧;离子储存层,所述离子储存层设置在所述电解质层远离所述电致变色层的一侧;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设置在所述离子储存层远离所述电解质层的一侧;第二衬底,所述第二衬底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电层远离所述离子储存层的一侧,其中,其中,所述电致变色层包括多个由不完全相同的电致变色材料构成的电致变色块。由此,该壳体可以在同一电压状态下呈现不同颜色的撞色效果,并且可以在不同电压下实现多种撞色效果,丰富了壳体的外观,提升了产品的表现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具体的,该电子设备包括:前面所述的壳体,所述壳体中设置有主板以及存储器;屏幕,所述屏幕设置在所述壳体的顶部且与所述主板相连。由此,该电子设备具有前面所述的壳体所具有的全部特征以及优点,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522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