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提手的密封夹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35840.3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311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邱镇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蓝鹊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33/16 | 分类号: | B65D33/1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曾嘉仪;徐朝荣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东涌***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壳体 内杆 通孔 提手 本实用新型 密封夹 杆体 内壁 密封效果好 依次连接 包装袋 容置 提拉 轴向 穿插 连通 开口 伸出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提手的密封夹,包括外壳体和内杆;外壳体的中部沿轴向设有贯穿其左右端面的通孔,外壳体的底部设有与通孔连通的开口,外壳体的顶部设有提手;内杆包括依次连接头部、杆体和尾部;内杆的头部穿插于外壳体的通孔内,内杆的头部位于通孔的一端并与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内杆的尾部从通孔的另一端向外伸出;杆体与外壳体的内壁之间留有用于容置包装袋的间隙。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密封效果好和方便提拉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夹,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提手的密封夹。
背景技术
一般塑料袋体装填物件后,通常都要将整个袋体给以适当的封闭,方能确保内装物件不会掉出,而一般将袋口封闭的方式较常见的是将袋口打结,然而,如此的打结方式,显然对一些需要密封保存其新鲜度的食品或物品,其密闭性不佳,往往会造成食品或物品保存的不易。现有技术中,人们大都采用平口夹子对塑料袋封口,存在密封效果差和不方便提拉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提手的密封夹,它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密封效果好和方便提拉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具有提手的密封夹,包括外壳体和内杆;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体的中部沿轴向设有贯穿其左右端面的通孔,所述外壳体的底部设有与所述通孔连通的开口,所述外壳体的顶部设有提手;
所述内杆包括依次连接头部、杆体和尾部;所述内杆的头部穿插于所述外壳体的通孔内,所述内杆的头部位于通孔的一端并与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内杆的尾部从通孔的另一端向外伸出;所述杆体与所述外壳体的内壁之间留有用于容置包装袋的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提手的纵向截面为圆弧形。
进一步地,所述提手的顶部的内侧设有若干个圆弧形凹位。
进一步地,所述内杆的头部两侧分别设有卡接柱,所述外壳体上对应每个卡接柱设有一个卡接孔,所述内杆通过卡接柱与所述外壳体的卡接孔卡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内杆的头部还设有端盖。
进一步地,所述内杆的尾部朝下倾斜,所述尾部与所述杆体之间形成14°-60°的夹角。
进一步地,所述杆体上还设有凸条,所述凸条位于所述外壳体的开口中。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体对应内杆的尾端的端部设有喇叭状导入口。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体与所述提手为一体成型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头部的形状为圆柱体,该圆柱体的形状大小与所述通孔的形状大小相吻合。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壳体和内杆,使用时将待密封的包装袋的平直袋口边缘折叠后,绕着内杆插入到外壳体和内杆的间隙中即可完成密封,将包装袋的袋口紧紧地密封住,打开时,将密封的边缘从外壳体和内杆的间隙中抽出即可,另外,外壳体的顶部设有提手,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密封效果好和方便提拉的特点。
2、本实用新型的提手的纵向截面为圆弧形,提手的顶部的内侧设有若干个圆弧形凹位。这样设计,便于人的手部更好地握持。
3、本实用新型的杆体上还设有凸条,凸条位于外壳体的开口中。这样设计,能够更好地将包装袋的袋口夹紧。
4、本实用新型的外壳体对应内杆的尾端的端部设有喇叭状导入口。这样设计,便于包装袋的袋口折叠后更加简单方便地插入间隙中。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蓝鹊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蓝鹊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358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封式复合纸塑袋
- 下一篇:一种密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