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层共挤压模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14007.0 | 申请日: | 2018-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682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沈敏强;马家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尚品线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14 | 分类号: | H01B13/14;H01B13/24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徐凤艳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主体 共挤压模 内部设置 内层材料 生产效率 双层共挤 外层材料 导流槽 共挤压 进料孔 锥形台 挤入 外料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层共挤压模,通过模主体内部设置内层材料挤入的锥形台孔,以及模主体外表面设置的系列导流槽以及外层外料的进料孔,将外层材料导入在内层材料的外表面,实现双层共挤,减少工艺,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线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层共挤压模。
背景技术
目前诸如汽车行业的线缆绝缘及护套主要还是以聚氯乙烯材料为主,相对来说制造简单、成本低。但是由于工艺结构简单、材料比重较大、介质损耗大等原因,产品相对而言用途单一,无法实现集成使用,线缆较重、且信息传输性能较弱,目前现在各行各业对于智能制造生产中的信息采集、分析、反馈各个系统的传输要求越来越高,要求的速率也越来越快。普通线缆材质和结构也已经无法满足其使用要求。目前的线缆中还存在尼龙与聚乙烯的双层护套,然而一种是先挤塑出一层聚乙烯护套,待聚乙烯护套成型后,再在聚乙烯护套外层挤包一层尼龙护套;另一种是采用模芯、中间模、模套组成的双层共挤模具同时将聚乙烯和尼龙挤出后一体成型。采用第一种方式,聚乙烯护套与尼龙护套必须分两次挤出成型,两层护套之间的粘合性不高,并且对聚乙烯护套成型后的表面质量要求较高,成型速度慢,生产效率较低。采用第二种方式的双层共挤模具尽管能一次成型,但模具构成过于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层共挤压模,方便一次成型形成线缆的双层绝缘层或者双层护套。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层共挤压模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双层共挤压模,由圆柱形的模主体和其内的上部分同轴心牢固镶嵌的模芯体组成,其特征在于:模主体的外表面,纵向延伸有一外层纵向进料槽,外层纵向进料槽的下端连通一环向主分流槽,环向主分流槽向左延伸的端部与纵向延伸的第一纵向分流槽连通,环向主分流槽向右延伸的端部与纵向延伸的第二纵向分流槽连通,第一纵向分流槽的上端分别连通向左延伸的第二导流槽以及向右延伸的第三导流槽,第二导流槽的末端连通第二外层入料孔,第三导流槽的末端连通第三外层入料孔,第二纵向分流槽的上端连通向左延伸的第一导流槽以及向右延伸的第四导流槽,第一导流槽的末端连通第一外层入料孔,第四导流槽的末端连通第四外层入料孔;模主体内的下部分为第一圆锥台孔,模芯体内部下段为第二圆锥台孔,第二圆锥台孔过渡到模芯体内部上段的成型孔,第一圆锥台孔与第二圆锥台孔之间的模主体的内表面设置有闭合的环形导流槽;第一外层入料孔、第二外层入料孔、第三外层入料孔以及第四外层入料孔均与环形导流槽贯通。
具体的,第一纵向分流槽与第二纵向分流槽相对于外层纵向进料槽对称设置。
具体的,第二导流槽与第三导流槽、第二外层入料孔与第三外层入料孔相对于第一纵向分流槽对称设置,第一导流槽与第四导流槽、第一外层入料孔与第四外层入料孔相对于第二纵向分流槽对称设置。
具体的,第一外层入料孔、第二外层入料孔、第三外层入料孔、第四外层入料孔和环形导流槽共平面。
具体的,第二导流槽、第三导流槽、第一导流槽和第四导流槽均为L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在线缆技术领域,能够实现双层绝缘和双层护套的同时共挤,减少工艺复杂程度,提高生产效率,对于要求高的双绝缘层,能够减少外层材料的使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压模的主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压模的右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压模的左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压模的后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压模按照图1的A-A’方向的半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压模按照图2的B-B’方向的半剖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尚品线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尚品线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140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化漆包线加工设备
- 下一篇:一种铝塑复合带压丝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