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运输混凝土的轨道平车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08516.2 | 申请日: | 201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529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正华;张帆;宁文龙;车卫;鲁金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二公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3/00 | 分类号: | B61D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运输箱 底板 便于运输 轨道平车 混凝土 本实用新型 活动板 配重块 稳固板 移动轴 第二限位板 第一限位板 活动连接有 顶部设置 工作负担 限位弹簧 左右两侧 固定板 限位槽 限位杆 移动板 移动轮 销轴 便利 轨道 运输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运输混凝土的轨道平车,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底部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左右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移动轴,所述移动轴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移动轮,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运输箱,所述运输箱的底部与底板的顶部相互接触,所述运输箱前后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活动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运输箱、活动板、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限位槽、第一稳固板、第二稳固板、销轴、固定板、限位杆、移动板和限位弹簧的相互配合,工作人员可以很方便地将运输箱安装到轨道平车上,从而使轨道平车便于运输混凝土,极大地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给混凝土的运输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运输混凝土的轨道平车。
背景技术
轨道平车是一种电动有轨厂内运输车辆,解决厂内跨度之间的产品运输,又称过跨平车、台车、电动平车,它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容易维护、承载能力大、污染少等优点,广泛用于机器制造和冶金工厂,作为车间内部配合吊车运输重物过跨之用,混凝土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骨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骨料;与水(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常见的轨道平车不便于运输混凝土,工作人员常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及精力放在混凝土的运输方面,极大地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给混凝土的运输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运输混凝土的轨道平车,具备便于运输混凝土的优点,解决了常见轨道平车不便于运输混凝土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运输混凝土的轨道平车,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底部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左右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移动轴,所述移动轴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移动轮,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运输箱,所述运输箱的底部与底板的顶部相互接触,所述运输箱前后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活动板,所述底板前后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板,所述底板前后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顶部对应活动板的位置开设有与其相适配的限位槽,所述活动板的底部从上至下依次贯穿第一限位板和限位槽且延伸至限位槽的内部,所述运输箱左右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稳固板,所述底板左右两侧的底部且对应第一稳固板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稳固板,所述第一稳固板的顶部设置有销轴,所述销轴的底端从上至下依次贯穿第一稳固板和第二稳固板且延伸至第二稳固板的外部,所述底板的前后两侧且位于第一限位板的左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左侧活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右端从左至右依次贯穿固定板和活动板且延伸至活动板的外部,所述限位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限位杆表面且位于固定板与移动板之间的位置套接有限位弹簧,所述固定板通过限位弹簧与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运输箱内壁后侧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所述运输箱后侧对应出料口的位置设置有与其配合使用的出料塞。
优选的,所述运输箱前后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底部远离运输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把手的一端与运输箱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稳固板顶部靠近底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加固块,所述加固块靠近底板的一侧与底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移动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竖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运输箱、活动板、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限位槽、第一稳固板、第二稳固板、销轴、固定板、限位杆、移动板和限位弹簧的相互配合,工作人员可以很方便地将运输箱安装到轨道平车上,从而使轨道平车便于运输混凝土,极大地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给混凝土的运输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二公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二公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085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