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温抹茶超微粉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98832.6 | 申请日: | 2018-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901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周勇;朱梦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凯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7/08 | 分类号: | B02C7/08;B02C7/11;B02C7/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浐灞生态区兴***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粉碎筒体 底端 电机壳 减速机 上磨盘 抹茶 超微粉碎装置 本实用新型 六角接头 同轴连接 电动机 进料口 输出端 通管 转轴 工作效率 六角接口 进料孔 输入端 下磨盘 延伸 顶壁 端头 连通 贯穿 支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温抹茶超微粉碎装置,包括粉碎筒体,所述粉碎筒体顶端中部设有电机壳,所述电机壳内的顶壁设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端与减速机的输入端同轴连接,所述减速机与电机壳固定连接,所述减速机的输出端同轴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底端贯穿粉碎筒体且端头处设有第一六角接头,所述第一六角接头延伸至设置在第一上磨盘上的六角接口内;所述粉碎筒体的顶端左侧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底端连通有第一通管,所述第一通管底端延伸至第一上磨盘左侧的进料孔处,所述第一上磨盘底端设有第一下磨盘。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提高了抹茶粉碎的工作效率和品质,同时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力支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碎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温抹茶超微粉碎装置。
背景技术
抹茶,是一种经过将经过覆盖遮阴20天左右的绿茶叶片进行蒸青后,再经粉碎得到的。抹茶由于其含有丰富的营养及独特的香味,目前在生活中已经使用的越来越多。由于抹茶在粉碎环节要求很高,通常的机械粉碎装置加工的抹茶会降低其独有的香味,使得品质也随之降低很多。
目前,抹茶粉碎加工用的都是石磨,由于人工操作的不稳定性,生产出的抹茶粉品质不一且生产效率低下,同时由于抹茶粉碎过程中,对于粉碎温度要求很高,温度过高会导致粉碎后的抹茶香味降低,口感不佳。因此,亟待设计一种低温抹茶超微粉碎装置,来提高抹茶粉的生产效率和生产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温抹茶超微粉碎装置,具备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能够提高抹茶的粉碎效率和品质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抹茶粉碎效率较低以及生产品质较差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低温抹茶超微粉碎装置,包括粉碎筒体,所述粉碎筒体顶端中部设有电机壳,所述电机壳内的顶壁设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端与减速机的输入端同轴连接,所述减速机与电机壳固定连接,所述减速机的输出端同轴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底端贯穿粉碎筒体且端头处设有第一六角接头,所述第一六角接头延伸至设置在第一上磨盘上的六角接口内;所述粉碎筒体的顶端左侧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底端连通有第一通管,所述第一通管底端延伸至第一上磨盘左侧的进料孔处,所述第一上磨盘底端设有第一下磨盘,所述第一下磨盘中部贯穿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顶端和底端均设有第二六角接头,顶端所述第二六角接头延伸至设置在第一上磨盘底端中部的六角接口内,底端所述第二六角接头延伸至设置在第二上磨盘中部的六角接头内,所述第一下磨盘的下料孔处连通有第二通管,所述第二通管底端延伸至第二上磨盘的进料孔处,所述第二上磨盘的底端设有第二下磨盘,所述第一下磨盘、第二下磨盘的左右两端均设有限位块,多个所述限位块均延伸至设置在支架一端的限位槽中,多个所述支架均与粉碎筒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上磨盘、第二上磨盘的左端均设有毛刷,两个所述毛刷的底端分别延伸至第一下磨盘、第二下磨盘的下料槽中;所述粉碎筒体的顶端右侧设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内设有制冷组件,所述制冷组件与粉碎筒体固定连接,所述粉碎筒体的底端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中部设有阀门,所述粉碎筒体的左右两端均设有支撑柱。
进一步的,所述电动机、减速机、制冷组件均与外置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下磨盘的顶端中部设有顶针,所述顶针顶端延伸至设置在第二上磨盘的凹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轴与粉碎筒体、第二转轴与第一下磨盘的连接处均设有轴承。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口的顶端铰接有端盖。
进一步的,所述粉碎筒体的外壁上设有一层保温材料。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电动机带动第一上磨盘以及第二上磨盘转动,实现了对抹茶的双重粉碎,使得粉碎颗粒更加细微,同时机械代替了人力劳动,提高了粉碎的工作效率和抹茶粉的品质;通过设置制冷组件,使得抹茶在粉碎的过程中保持较低的温度,进而保证了产品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凯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凯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988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磷酸氢钙密封研磨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豆粉制作用大豆多级破碎磨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