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荔枝采摘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96896.2 | 申请日: | 201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858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岳舒婷;杨雅茹;苏荣厦;张翔;任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D46/247 | 分类号: | A01D46/247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切刀 敞口 荔枝 采摘器 筒体 右夹板 左夹板 本实用新型 手柄 开口顶部 内壁连接 驱动机构 朝上 弹簧 周部 背面 靠拢 开口 贯通 驱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荔枝采摘器,包括设有手柄且敞口朝上的筒体,所述筒体的周部设有用于荔枝进入的开口,所述开口顶部与敞口贯通,所述敞口内部设有左夹板与右夹板,所述左夹板与右夹板的背面均经弹簧与筒体的内壁连接,所述敞口内部设有左旋转切刀与右旋转切刀,所述左旋转切刀与右旋转切刀经驱动机构驱动相互靠拢或相互分离。该荔枝采摘器的结构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荔枝采摘器。
背景技术
传统荔枝采摘时,工作人员需要借助梯子爬到荔枝所在高度,用剪刀将荔枝果梗剪断,然后爬下梯子将荔枝放入收集位置,操作费时费力,步骤繁琐,危险性大,效率低,比较辛苦。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荔枝采摘器,不仅结构简单,而且便捷高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荔枝采摘器,包括设有手柄且敞口朝上的筒体,所述筒体的周部设有用于荔枝进入的开口,所述开口顶部与敞口贯通,所述敞口内部设有左夹板与右夹板,所述左夹板与右夹板的背面均经弹簧与筒体的内壁连接,所述敞口内部设有左旋转切刀与右旋转切刀,所述左旋转切刀与右旋转切刀经驱动机构驱动相互靠拢或相互分离。
优选的,所述筒体的形状为上窄下宽的圆锥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左夹板与右夹板的近开口端均往外弯曲延伸呈弧形,便于荔枝果梗夹入左夹板与右夹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弹簧均为锥形弹簧,弹簧的细端均朝向夹板。
优选的,所述弹簧的一端均固连在夹板的背面,另一端均固连在筒体内壁的凸柱上。
优选的,所述左旋转切刀与右旋转切刀的形状均为弧形,所述左旋转切刀与右旋转切刀的刀刃均朝上,所述左旋转切刀与右旋转切刀均经转轴与筒体连接进行旋转,所述转轴的一端均延伸出筒体外部,其中一根转轴上连接有主动齿轮,另一根转轴上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偏心固设在主动齿轮端面上的凸销,所述凸销上绑扎连接有一根拉绳。
优选的,所述手柄的形状为V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荔枝采摘器结构简单,工作人员站地面上握住手柄,将筒体抬高至荔枝所在位置,整串荔枝沿开口进入筒体内部,与此同时荔枝果梗夹入左夹板与右夹板之间,拉动拉绳,使齿轮相向转动,从而带动左旋转切刀与右旋转切刀转动,使左旋转切刀与右旋转切刀闭合,达到切割荔枝果梗的效果,切割后荔枝存储在筒体内,将筒体拿到收集位置即可,操作简单便捷,效率高,结构设计合理。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2所示,一种荔枝采摘器,包括设有手柄1且敞口朝上的筒体2,所述筒体的周部设有用于荔枝进入的开口3,所述开口顶部与敞口贯通,所述敞口内部设有左夹板4与右夹板5,所述左夹板与右夹板的背面均经弹簧6与筒体的内壁连接,所述敞口内部设有左旋转切刀7与右旋转切刀8,所述左旋转切刀与右旋转切刀经驱动机构驱动相互靠拢或相互分离。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筒体的形状为上窄下宽的圆锥形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左夹板与右夹板的近开口端均往外弯曲延伸呈弧形,便于荔枝果梗夹入左夹板与右夹板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968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