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身体功能性组合训练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83364.5 | 申请日: | 2018-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874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赵波;于波扬;王基山;王江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潜艇学院 |
主分类号: | A63B23/035 | 分类号: | A63B23/035;A63B23/02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巩同海 |
地址: | 26601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凹陷部 挂接部 弹力件 台体 本实用新型 圆形凹陷部 把手组件 训练模块 训练平台 组合训练 脚套 多功能运动器材 便于携带 台体中部 组件连接 板状台 脚踏部 体积小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身体功能性组合训练器,属于多功能运动器材技术领域。包括训练平台、训练模块、弹力件和把手组件和/或脚套组件;所述训练平台的台体为板状台体,台体中部设有凹陷部,凹陷部为圆形凹陷部或大致圆形凹陷部,凹陷部两侧设有脚踏部,台体设有挂接部,所述挂接部包括设于台体边缘的多个边缘挂接部;训练模块放置于凹陷部;弹力件一端与挂接部连接,弹力件的另一端与把手组件或脚套组件连接。本实用新型体积小、便于携带,且适合身体功能性训练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身体功能性组合训练器,属于多功能运动器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多功能健身器材主要通过身体克服外加阻力的形式进行肌肉力量的锻炼。主要有以下不足:
1、体积大、需要占用较大空间且组装复杂。因此,其便携性差,不适合狭小空间内开展。
2、只适合肌肉最大力量的训练,不适合身体功能性训练使用,比如不能提高神经肌肉适应性,不能提高身体平衡性与稳定性,不能提高核心肌肉系统旋转功能等。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的便携式身体功能性组合训练器。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便携式身体功能性组合训练器,包括训练平台、训练模块、弹力件和把手组件和/ 或脚套组件;所述训练平台的台体为板状台体,台体中部设有凹陷部,凹陷部为圆形凹陷部或大致圆形凹陷部,凹陷部两侧设有脚踏部,台体设有挂接部,所述挂接部设于台体边缘或台体非边缘位置;训练模块放置于凹陷部;弹力件一端与挂接部连接,弹力件的另一端与把手组件或脚套组件连接。台体中部的凹陷部可以是直接开设于台体上表面的凹陷部,也可以是先在台体设置凸起部,后在凸起部开设的相对于凸起部的凹陷部。挂接部可以采用现有的设于台体用于实现台体与弹力件连接的任一结构。训练模块可以是旋转盘、平衡球或瑞士球。弹力件可以是弹力绳、弹力管或弹簧。把手组件和脚套组件可以是把手或脚套本身,也可以是增加其他零件后,可起到把手或脚套作用的组件。
所述训练模块为旋转盘,所述便携式身体功能性组合训练器还包括赤轮;旋转盘为圆形盘,旋转盘的顶面为平面,旋转盘底部的圆心位置设有上圆心连接部;赤轮包括环形U型槽和钢珠,所述环形U型槽的开口向上,环形U型槽内部的至少一侧设有弧面限位部,弧面限位部中设有可转动的钢珠,钢珠顶部高于环形U型槽顶部,环形U型槽直径小于凹陷部直径;所述凹陷部为圆形凹陷部,凹陷部直径与旋转盘直径相匹配,凹陷部圆心位置设有下圆心连接部;赤轮放置于凹陷部空间中,旋转盘放置于赤轮上方,旋转盘底部与钢珠顶部接触,旋转盘的上圆心连接部插接到凹陷部的下圆心连接部,上圆心连接部与下圆心连接部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身体功能性组合训练器,采用板状台体、训练模块、弹力件和把手组件和/或脚套组件相结合的方式,使用具有弹性阻力的弹力件代替阻力片,省去了阻力设备占有空间,采用板状台体而非盒状台体,收纳方便,可插入狭小的缝隙中收纳。适合于小空间,如办公室内进行身体功能训练。训练平台可与弹力件连接,利用不同弹性系数的弹力件训练,可根据平台位置进行不同姿态的推、拉、削、砍、抡、摆等功能练习动作,以实现身体不同部位与肌群的旋转力、稳定力以及爆发力训练。训练平台内置有训练模块,可进行躯干训练。训练模块可以是旋转盘、旋转盘和瑞士球或旋转盘和平衡球,可满足不同身体功能性训练需要。通过训练平台将弹力绳、旋转盘、瑞士球、平衡球等组合在一起,实现了功能一体化,结构简单、训练功能多。
所述训练模块还包括瑞士球或平衡球,瑞士球或平衡球放置于旋转盘上。
所述把手组件包括柔性连接件、把手和调节器,所述弹力件为弹力绳或弹力管;把手为包有海绵套的中空管,柔性连接件穿过中空管,柔性连接件两端与调节器两端连接,调节器为薄板状,调节器板面包括沿长度方向排列的3个通孔,弹力绳或弹力管系于通孔。柔性连接件可以是绳子、布带或其他常见柔性连接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潜艇学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潜艇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833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