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身体功能性组合训练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83364.5 | 申请日: | 2018-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874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赵波;于波扬;王基山;王江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潜艇学院 |
主分类号: | A63B23/035 | 分类号: | A63B23/035;A63B23/02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巩同海 |
地址: | 26601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凹陷部 挂接部 弹力件 台体 本实用新型 圆形凹陷部 把手组件 训练模块 训练平台 组合训练 脚套 多功能运动器材 便于携带 台体中部 组件连接 板状台 脚踏部 体积小 | ||
1.一种便携式身体功能性组合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训练平台、训练模块、弹力件(12)和把手组件和/或脚套组件;所述训练平台的台体为板状台体,台体中部设有凹陷部,凹陷部为圆形凹陷部(1)或大致圆形凹陷部(1),凹陷部两侧设有脚踏部,台体设有挂接部(5),所述挂接部(5)设于台体边缘或台体非边缘位置;训练模块放置于凹陷部;弹力件(12)一端与挂接部(5)连接,弹力件(12)的另一端与把手组件或脚套组件连接;所述训练模块为旋转盘(7),所述便携式身体功能性组合训练器还包括赤轮(6);旋转盘(7)为圆形盘,旋转盘(7)的顶面为平面,旋转盘(7)底部的圆心位置设有上圆心连接部;赤轮(6)包括环形U型槽(61)和钢珠(62),所述环形U型槽(61)的开口向上,环形U型槽(61)内部的至少一侧设有弧面限位部(63),弧面限位部(63)中设有可转动的钢珠(62),钢珠(62)顶部高于环形U型槽(61)顶部,环形U型槽(61)直径小于凹陷部直径;所述凹陷部为圆形凹陷部(1),凹陷部直径与旋转盘(7)直径相匹配,凹陷部圆心位置设有下圆心连接部;赤轮(6)放置于凹陷部空间中,旋转盘(7)放置于赤轮(6)上方,旋转盘(7)底部与钢珠(62)顶部接触,旋转盘(7)的上圆心连接部插接到凹陷部的下圆心连接部,上圆心连接部与下圆心连接部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身体功能性组合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模块还包括瑞士球或平衡球,瑞士球或平衡球放置于旋转盘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身体功能性组合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组件包括柔性连接件(10)、把手和调节器(11),所述弹力件(12)为弹力绳或弹力管;把手为包有海绵套(8)的中空管(9),柔性连接件(10)穿过中空管(9),柔性连接件(10)两端与调节器(11)两端连接,调节器(11)为薄板状,调节器(11)板面包括沿长度方向排列的3个通孔,弹力绳或弹力管系于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身体功能性组合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脚套组件包括柔性连接件(10)、固定带(19)和调节器(11),所述弹力件(12)为弹力绳或弹力管;柔性连接件(10)成对设置,柔性连接件(10)一端与调节器(11)连接,另一端与固定带(19)连接,固定带(19)正面的一端设有魔术贴毛爪面(18),固定带(19)背面设有魔术贴绒毛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身体功能性组合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挂接部(5)包括设于台体边缘的多个边缘挂接部(51),所述边缘挂接部(51)包括固定槽和挂接杆,所述固定槽为开设于侧部边缘的凹陷槽,固定槽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板状台体的板面,固定槽内嵌入设置有一挂接杆;弹力件(12)与挂接部(5)连接的一端设有挂钩(14),挂钩(14)挂在挂接杆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身体功能性组合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接部(5)还包括非边缘挂接部(52),非边缘挂接部(52)包括设于台体的孔,孔内嵌入设置有一挂接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身体功能性组合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盘(7)底部中心位置设有插孔轴(71),插孔轴(71)为上圆心连接部;凹陷部圆心位置设有第一凸起部(2),第一凸起部(2)的中心设有转盘轴插孔(3),转盘轴插孔(3)为圆形竖孔,第一凸起部(2)与转盘轴插孔(3)组成下圆心连接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身体功能性组合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设有与转盘轴插孔(3)呈同心圆的第二凸起部(4);旋转盘(7)底部设有与旋转盘(7)成同心圆的限位凹陷部(72),限位凹陷部(72)与第二凸起部(4)相匹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身体功能性组合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身体功能性组合训练器还包括辅助组件,所述辅助组件包括柔性连接件(10),柔性连接件(10)一端连接环体(15),另一端连接卡扣(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潜艇学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潜艇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8336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