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汽车侧面气囊误作用试验的牵引小车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82621.3 | 申请日: | 2018-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716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魏波;赵会;崔泰松;禹慧丽;李筱磊;许艾;谭勤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G01M7/08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架 汽车侧面气囊 牵引小车 支架托杆 安装孔 竖支架 本实用新型 发射目标 固定定位 上下移动 试验物体 有效调整 试验 滚轮 侧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侧面气囊误作用试验的牵引小车,包括车架和设于所述车架侧面的滚轮,所述车架前、后端分别设有竖支架,两个竖支架之间设有能够上下移动的支架托杆,所述支架托杆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固定定位发射目标物体的装置。其能够有效调整试验物体的碰撞高度,结构简单,操作便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碰撞测试,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汽车侧面气囊误作用试验的牵引小车。
背景技术
随着目前汽车安全性能和安全配置的不断提升,安全气囊已经作为重要汽车安全装备全面配置在汽车上。特别是侧面安全气囊和侧面安全气帘,在保护车内乘客在发生碰撞是减少乘客受伤害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侧面安全气囊平时集成在座椅内部和车辆顶棚,在发生高速碰撞时,侧面气囊和气帘的正常点爆能够乘客带来保护。但是在一些低速或者非伤害冲击下,如果侧面气囊和气帘点爆,不但可能会对乘客带来额外的伤害,同时也会带来额外的维修经济费用。侧面气囊和气帘的点爆会依靠安装在车辆侧面的加速度传感器来判断,如果有篮球高速冲击侧碰加速度传感器,是很有可能点爆侧面安全气囊和气帘的。如果在侧面安全气囊和气帘开发的时候就考虑到这种情况,同时进行相应的试验,采集加速度信号,在控制器中进行逻辑调整和算法规避,会大大的降低日常车辆在遇到篮球高速冲击时造成的侧面气囊和气帘误爆。
现有的汽车侧面气囊的误作用试验系统是将定位发射目标物体的装置直接固定在牵引小车上,由于牵引小车的固定部高度为固定值,如果需要进行不同高度的碰撞试验时,则要采用不同高度的定位发射目标物体的装置,成本较高,操作复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汽车侧面气囊误作用试验的牵引小车,其能够有效调整试验物体的碰撞高度,结构简单,操作便捷。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汽车侧面气囊误作用试验的牵引小车,包括车架和设于所述车架侧面的滚轮,所述车架前、后端分别设有竖支架,两个竖支架之间设有能够上下移动的支架托杆,所述支架托杆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固定定位发射目标物体的装置。
进一步,所述车架下方设有导向机构。
进一步,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十字架、横向稳定杆、纵向稳定杆和滑轨,所述十字架的纵向支架的两端分别与车架的前、后部连接,横向支架的两端分别与车架的左、右部连接;纵向支架上设有容横向稳定杆和纵向稳定杆穿过的通孔;所述横向稳定杆下端横向固定有滑动轴承,保证牵引小车运动的横向稳定性;所述纵向稳定杆下端固定有滑动片,保证牵引小车运动的上下稳定性,所述滑轨上设有滑槽,滑槽槽口处设有朝向槽内设置,且用于防止横向稳定杆和纵向稳定杆从槽口脱出的防脱边。
进一步,所述竖支架上横向固定有朝向车架内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螺栓通孔,调节螺栓穿过该螺栓通孔与支架托杆固定连接,通过调节螺栓的旋入或旋出实现支架托杆上下移动。
进一步,还包括一端与连接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车架固定连接的斜固定杆。
进一步,所述定位发射目标物体的装置为篮球夹具。
进一步,所述篮球夹具包括安装底板、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圆形支架框,所述安装底板固定于支架托杆上,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一端分别与安装底板两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圆形支架框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车架前端的左部和右部分别设有制动挡板。
进一步,所述车架前端中部设有牵引挂钩安装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牵引小车上的支架托杆能够上下移动,进而能够带动固定在支架托杆上的固定定位发射目标物体的装置上下移动,满足了不同碰撞高度的试验需求,结构简单,操作便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826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