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载大型阵面组合式自适应运输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81136.4 | 申请日: | 2018-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808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发明(设计)人: | 徐俊东;陈卫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0P7/135 | 分类号: | B60P7/135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高娇阳 |
地址: | 21003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限位装置 下固定支架 垂直弹性 运输支架 导向支座 液压锁 边块 锁钩 阵面 俯仰 自适应 组合式 本实用新型 车载雷达 天线阵面 下楔形块 依次连接 载车平台 两边 支撑 申请 运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载大型阵面组合式自适应运输支架,用于车平台运输大型阵面的支撑,包括上限位装置边块、上限位装置中块、下固定支架、垂直弹性支座、俯仰支座、液压锁钩、锁钩导向支座;所述上限位装置边块和上限位装置中块与天线阵面连接;所述下固定支架与载车平台连接;所述下固定支架两边分别设有垂直弹性支座和下楔形块;所述下固定支架中间依次连接俯仰支座、垂直弹性支座、液压锁钩和锁钩导向支座;所述上限位装置边块通过垂直弹性支座与下固定支架连接;所述上限位装置中块与液压锁钩和锁钩导向支座连接。本申请的运输支架能够自动调节,并为车载雷达大型阵面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运输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支架领域,尤其是一种车载大型阵面组合式自适应运输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雷达阵面的轻薄化设计、集成化设计,车载雷达阵面尺寸不断扩大、重量不断增加,阵面的刚度相应下降,阵面运输安全性、可靠性问题日益突出。一般大型车载雷达阵面为一端简支的大跨度柔性重载结构,阵面运输支架用于阵面另外一端的阵面固定和运输支撑,是确保阵面运输安全的重要结构。现有公开的运输支架有两种,一种为垂向单向支撑式,仅限制阵面垂向向下位移和侧向位移,阵面在运输过程中将承受较大的弹跳碰撞冲击力,对阵面结构有较大的损伤;另外一种为完全固定式,即采用螺接或者其他方式限制阵面所有自由度,该方式在运输过程由于柔性阵面/车架变形的不协调,容易引起阵面与车架之间的互相挤压/牵拉/扭转变形,造成阵面损伤;在总装过程中会由于相对变形不协调或加工误差过大而导致无法装配;在使用过程中还需要人工解除约束,不适应雷达自动化架设需求。
本发明进行了合理的创新,设计了一种小型化的自适应阵面运输支撑结构,该结构调节自由度大、安装方便、支撑牢固、自适应程度高,既能满足柔性阵面运输过程中的缓冲限位要求又能解决阵面和车架的变形不协调的问题,可广泛应用于各类车载大型雷达阵面的运输支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出改进方案或者替换方案,尤其是一种结构调节自由度大、安装方便、支撑牢固、自适应程度高,既能满足柔性阵面运输过程中的缓冲限位要求又能解决阵面和车架的变形不协调的问题,可广泛应用于各类车载大型雷达阵面的运输支撑。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方案如下:一种车载大型阵面组合式自适应运输支架,用于车平台运输大型阵面的支撑,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限位装置边块、上限位装置中块、下固定支架、垂直弹性支座、俯仰支座、液压锁钩、锁钩导向支座;所述上限位装置边块和上限位装置中块与天线阵面连接;所述下固定支架与载车平台连接;所述下固定支架两边分别设有垂直弹性支座和下楔形块;所述下固定支架中间依次连接俯仰支座、垂直弹性支座、液压锁钩和锁钩导向支座;所述上限位装置边块通过垂直弹性支座与下固定支架连接;所述上限位装置中块与液压锁钩和锁钩导向支座连接。
进一步,根据上述设计方案所述车载大型阵面组合式自适应运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限位装置边块与垂直弹性支座之间通过上楔形块和下楔形块连接,通过调节腰型孔位置,使得上楔形块与下楔形块配合,并紧固上限位装置边块与垂直弹性支座,使得上限位装置边块能够限制阵面的横向运动。
进一步,根据上述设计方案所述车载大型阵面组合式自适应运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固定支架上设有腰型孔,通过调整下固定支架上的腰型孔,调整上限位装置中块与车平台的前后位置并固定。
进一步,根据上述设计方案所述车载大型阵面组合式自适应运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固定支架设有腰型孔,用于调节垂直弹性支座横向位置使得液压锁钩和锁钩导向支座与上限位装置中块匹配。
进一步,根据上述设计方案所述车载大型阵面组合式自适应运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俯仰支架上设有弹性缓冲垫,通过俯仰支架的弹性缓冲垫能够缓冲阵面与车平台的相对弯曲变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811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