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多种生活环境的毛发清理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70972.2 | 申请日: | 2018-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010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赵建;尹玥;李晨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滨海学院 |
主分类号: | A47L25/00 | 分类号: | A47L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清理器 壳体 本实用新型 矩形滑槽 滑道 毛发清理器 毛发 下水道疏通装置 刮除装置 生活环境 滚筒式 粘毛 连通 把手 底板 拖把 下水道 床上 刮除 扫把 左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毛发清理器,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多种生活环境的毛发清理器,包括清理器壳体、把手、刮除装置、滚筒式粘毛装置和下水道疏通装置,所述清理器壳体的顶端的左侧设有左矩形滑槽,清理器壳体的左端设有左侧滑道,左侧滑道连通左矩形滑槽;所述清理器壳体的底端的右侧设有右矩形滑槽,清理器壳体的右端设有右侧滑道,右侧滑道连通右矩形滑槽;所述把手固定连接在清理器壳体的顶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设有刮除装置,可以对拖把或扫把上的毛发进行刮除处理;本实用新型的内部设有滚筒式粘毛装置,可以有效对床上或是底板上的毛发进行清理;本实用新型的内部设有下水道疏通装置,可以对下水道内部的毛发进行清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毛发清理器,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多种生活环境的毛发清理器。
背景技术
根据国家卫生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占总体发病率的6.94%左右,在我国,每年有9200万人患有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是全球引起死亡的第二大病因,我国死亡率为68/10万,居心脑血管病、癌症之后,是我国居民第三位慢性病死因,其中,毛发清理不及时是引发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在平时打扫卫生的时候,缠绕在拖把、扫帚上的毛发让人头疼,还有一些卫生死角,如沙发下、衣柜下、下水道里,都有很多毛发堆积。毛发其实是在居室中最容易被我们忽视的污染源。新陈代谢,会让人头发脱落,这些发丝飘落在房间的各个角落。由于头发表面有一层皮脂腺分泌出的油脂,所以,很容易沾染空气中的灰尘,并滋生细菌。特别是在卫生间里洗澡、梳头时,脱落的头发常会在地漏口聚集,而且,毛发是最不容易腐烂的物质,即使掉到下水道中,也不会因为水的浸泡而腐烂,反而会粘上很多杂物,造成下水道阻塞。而现有市面上的毛发清理器种类单一,功能单项,清理起来比较麻烦,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多种生活环境的毛发清理器,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内部设有刮除装置,可以对拖把或扫把上的毛发进行刮除处理;本实用新型的内部设有滚筒式粘毛装置,可以有效对床上或是底板上的毛发进行清理;本实用新型的内部设有下水道疏通装置,可以对下水道内部的毛发进行清除,可以有效的解决下水道毛发堵塞问题;本实用新型整体内部的刮除装置、滚筒式粘毛装置和下水道疏通装置皆可以收缩至清理器壳体的内部,体积较小,便于携带,使用便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适用于多种生活环境的毛发清理器,包括清理器壳体、把手、刮除装置、滚筒式粘毛装置和下水道疏通装置,所述清理器壳体的顶端的左侧设有左矩形滑槽,清理器壳体的左端设有左侧滑道,左侧滑道连通左矩形滑槽;所述清理器壳体的底端的右侧设有右矩形滑槽,清理器壳体的右端设有右侧滑道,右侧滑道连通右矩形滑槽;所述把手固定连接在清理器壳体的顶端;所述刮除装置的上端滑动配合连接在左矩形滑槽的内侧,刮除装置的下端滑动配合连接在左侧滑道的内侧;所述滚筒式粘毛装置的上端滑动配合连接在刮除装置上,滚筒式粘毛装置的右端固定连接在刮除装置上;所述下水道疏通装置的上端滑动配合连接在右侧滑道的内侧;所述下水道疏通装置的下端滑动配合连接在右矩形滑槽的内侧。
所述刮除装置包括矩形座、上滑块、上定位板、设有多个刮毛槽的上刮毛板和设有多个刮毛槽的下刮毛板;所述矩形座滑动配合连接在左侧滑道的内侧,上滑块固定连接在矩形座的顶端,上滑块滑动配合连接在左矩形滑槽的内侧,上滑块上固定连接上定位板,上定位板上通过螺纹连接上定位螺栓,上定位螺栓的下端顶在清理器壳体的顶面上;所述矩形座的左侧的上端固定连接上刮毛板,矩形座的左侧的下端固定连接下刮毛板;所述上刮毛板上设有横向滑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滨海学院,未经青岛滨海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709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防滑脚踏板
- 下一篇:内窥镜的镜端结构、物镜端结构和目镜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