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智能建筑的节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65025.4 | 申请日: | 2018-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367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谭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域高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G05B15/02 |
代理公司: | 成都君合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8 | 代理人: | 张鸣洁 |
地址: | 610036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高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门锁 处理芯片 电源总开关 并联支路 智能建筑 人体红外传感器 气体检测模块 温湿度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 电源开关 节能装置 电磁阀 指纹识别模块 传感器采集 门锁控制 依次连接 指纹模块 电源 节能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智能建筑的节能装置,包括指纹识别模块、一级门锁、二级门锁、电源总开关、电磁阀、第一处理芯片、各并联支路电源开关、第二处理芯片、AD转换器、人体红外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气体检测模块;所述指纹模块与第一处理芯片连接,所述一级门锁和二级门锁均设置在门上;所述第一处理芯片分别与一级门锁和二级门锁连接;所述二级门锁、电磁阀、电源总开关、各并联支路电源开关、第二处理芯片依次连接;所述人体红外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以及气体检测模块分别通过AD转换器与第二处理芯片连接。本实用新型在现代智能建筑的情况下,通过门锁控制电源总开关,以及各传感器采集信息后控制各并联支路电源,实现节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节能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智能建筑的节能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贫困的地区也越来越少,如今已经满足绝大多数地区能够使用电,但是随着物质条件的丰富,人们对生活资源就越不懂得珍惜节约。比如家中的点灯、电器开启后在出门的时候经常忘了关,空调每天开启时间长达 24小时,全天候不会关,但是有的时候家中并没有人。这样是一种极度浪费资源的现象,有的使用者可能是因为工作琐事太忙偶尔忘了关,于是本文提出一种用于智能建筑的节能装置,在现代化智能家具的发展下保证能耗节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智能建筑的节能装置,能够有效地避免家中无人时未关闭相关电源,造成资源的浪费,提高生活成本。
用户通过设置在门上的指纹识别模块与第一处理芯片对门锁进行控制,开启一级门锁时,只是对门进行简单的反锁,开启二级门锁时,触动电磁阀使电源总开关关闭(家中需要常用的电器线路如冰箱,在装修前另接电源总开关),简单方便地实现一键关闭所有电源;另一方面,没开启二级门锁时,分别与第二处理芯片连接的人体红外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气体检测模块对室内有无人体、室内外温度差以及室内空气质量进行检测,如果室内没有人且温湿度和空气质量达到预先所设标准后,第二处理芯片会自动控制正在耗电的各并联支路开关,也达到节能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智能建筑的节能装置,包括指纹识别模块、一级门锁、二级门锁、电源总开关、电磁阀、第一处理芯片、各并联支路电源开关、第二处理芯片、AD转换器、人体红外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气体检测模块;所述指纹识别模块与第一处理芯片连接,所述一级门锁和二级门锁均设置在门上;所述第一处理芯片分别与一级门锁和二级门锁连接;所述二级门锁、电磁阀、电源总开关、各并联支路电源开关、第二处理芯片依次连接;所述人体红外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以及气体检测模块分别通过AD转换器与第二处理芯片连接。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电磁阀包括电磁线圈、第一阀门以及第二阀门;所述第一阀门通过电磁线圈与第二阀门连接,第一阀门与二级门锁连接,第二阀门与电源总开关连接。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整流滤波电路;所述整流滤波电路连接在电源总开关与各并联支路电源开关以及各并联支路电源开关与第二处理芯片之间。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两组存储器和两组辅助电源;其中一组存储器和一组辅助电源与第一处理芯片连接,另外一组存储器和一组辅助电源与第二芯片连接。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处理芯片为AT89C51单片机,第二处理芯片为AT89C52单片机,AD转换器为ADC0809。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人体红外传感器采用HC--SR501,温湿度传感器采用DHT11,气体检测模块采用IGM100。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蓝牙模块和终端控制器,所述终端控制器通过蓝牙模块与第二处理芯片连接。
工作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域高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域高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650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水族投食系统
- 下一篇:振动给料机在线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