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测量灌注桩沉渣厚度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60984.7 | 申请日: | 2018-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556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振方;刘建平;邢建玺;张业琪;赵志强;杨家祥;李忠国;赵瑞;宋锋;髙翎云;赵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尚 |
地址: | 250118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沉渣 分隔件 测量 图像采集 吊环 数据处理 灌注桩 浮块 本实用新型 实时观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测量灌注桩沉渣厚度的装置,包括浮块、测锥、分隔件、数据处理部分、图像采集部分和至少两个吊环,所述分隔件位于浮块上,所述吊环分别设在分隔件和测锥的顶端,所述测锥设于分隔件的一侧,所述图像采集部分位于测锥上,所述吊环和图像采集部分均与数据处理部分连接。该装置可极大的降低测量沉渣厚度时造成的误差,快速准确的完成测量,同时也可实时观察沉渣中的杂质情况,为清理沉渣打好基础,极大的降低了测量沉渣厚度时造成的误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测量灌注桩沉渣厚度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灌注桩普遍的应用于输电线路工程中,灌注桩施工过程中会产生沉渣,如果沉渣厚度较大,将会影响灌注桩的施工质量,会严重制约桩端承载力的发挥、也会增大桩的沉降位移,因此当沉渣厚度较大时,要及时清理沉渣,使得灌注桩更牢固。
现有技术中,对于灌注桩沉渣厚度的测量,一般采用重锤法或测锥测盘法,前者使用测绳和重锤,依靠重锤下坠时的阻力判断沉渣厚度;后者使用两根测绳分别悬挂测锥和测盘,人工读取测绳度数,计算两者之差即为沉渣厚度。但无论采取哪种方式,测量的数值都无法避开人的影响,测得的沉渣厚度误差较大,且不能快速准确的得到数值,另外在清理沉渣时,对于沉渣中是否有杂质也无法辨别,更不方便施工人员选择哪种清渣方式。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测量灌注桩沉渣厚度的装置及测量方法,该装置可极大的降低测量沉渣厚度时造成的误差,快速准确的完成测量,同时也可实时观察沉渣中的杂质情况,为清理沉渣打好基础。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测量灌注桩沉渣厚度的装置,包括浮块、测锥、分隔件、数据处理部分、图像采集部分和至少两个吊环,所述分隔件位于浮块上,所述吊环分别设在分隔件和测锥的顶端,所述测锥设于分隔件的一侧,所述图像采集部分位于测锥上,所述吊环和图像采集部分均与数据处理部分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浮块采用圆环状的测盘。
进一步的,所述测锥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测锥平行排布在浮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分隔件采用导轨,且所述导轨焊接在浮块上。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处理部分包括处理器、显示屏、指示灯和多个位移传感器,多个所述位移传感器分别连接于吊环和处理器之间,用于显示沉渣厚度数值的显示屏和用于展示沉渣厚度值是否合格的指示灯均与处理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浮块和测锥均由Q235钢材组成。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测量灌注桩沉渣厚度的装置,通过设置有浮块、测锥、数据处理部分、图像采集部分和至少两个吊环,充分利用椎体具有得天独厚的破碎能力,能够快速穿透沉渣;通过在浮块上设置有分隔件,避免初始状态下测锥的晃动造成初始状态值的不准确;通过测锥的移动从而测出沉渣厚度值,图像采集部分可实时监测沉渣中是否有杂质,为施工人员选择清渣方式打好基础,该测量装置结构合理,可方便快捷的测出沉渣厚度值,实现了装置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2、所述浮块采用圆环状的测盘,压力得到分散,同时利用沉渣的承载力,能够保证稳定的初始状态值,使得测量出的沉渣厚度值更准确;采用多个测锥分别深入沉渣内,由于沉渣不是水平面,通过取多个数据的平均值,避免单次测量数据的不准确性。
3、本实用新型中,数据处理部分包括处理器、显示屏、指示灯和多个位移传感器,多个所述位移传感器分别连接于吊环和处理器之间,位移传感器用来检测吊环的位移量,将信息反馈至处理器中,显示屏用于显示沉渣厚度数值,清晰明了的展示出数值,方便施工人员查看,指示灯用于展示沉渣厚度值是否合格,可更直观的通知施工人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609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