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实验室防反味废液收集桶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52610.0 | 申请日: | 2018-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997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刘畅;胥学鹏;张峥;刘枢;赵丽娟;张见昕;邵亮;付友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省环境监测实验中心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161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液 废液收集桶 防反味 倾倒 挥发性气体 实验室环境 废液桶 本实用新型 实验室分析 翻盖结构 漏斗结构 人员身体 挥发性 漏斗颈 桶盖 桶体 环境监测 密封 污染 健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监测实验室分析技术领域。实验室防反味废液收集桶用于实验室日常废液的收集和密封,防止在向废液桶倾倒废液时桶内挥发性气体的外逸。现有的实验室废液桶结构简单,仅为桶体和桶盖两部分,每次在实验人员向桶内倾倒废液时都散逸大量挥发性的有毒有害气体,不仅污染实验室环境,同时危害实验人员的身体健康。实验室防反味废液收集桶通过漏斗结构和漏斗颈处的翻盖结构实现在顺畅倾倒废液的同时有效防止挥发性气体的外逸,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有效改善实验室环境,有利于保护实验室人员身体健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监测实验室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验室用防反味废液收集桶。
背景技术
实验室防反味废液收集桶用于实验室日常废液的收集和密封,防止在向废液桶倾倒废液时桶内挥发性气体的外逸。现有的实验室废液桶结构简单,仅为桶体和桶盖两部分,每次在实验人员向桶内倾倒废液时都散逸大量挥发性的有毒有害气体,不仅污染实验室环境,同时危害实验人员的身体健康。实验室防反味废液收集桶通过漏斗结构和漏斗颈处的翻盖结构实现在顺畅倾倒废液的同时有效防止挥发性气体的外逸。漏斗结构独立于桶体(设有漏斗盖),于桶口相匹配,并在漏斗盖和漏斗之间、翻盖结构与漏斗之间设置密封圈,最大限度实现防止挥发性气体外逸的目的。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有效改善实验室环境,有利于保护实验室人员身体健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专用于实验室废液收集的防反味、易操作、功能性强的环境监测实验室器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
一种实验室防反味废液收集桶,包括漏斗1、漏斗盖2、搭扣式结构3、桶体4、漏斗与桶体之间的连接件5、漏斗颈处的翻盖结构6、把手7、桶体侧面的液面高度可视窗8、密封圈9,所述部件均为耐酸、碱腐蚀的高密度聚乙烯制成。
所述漏斗盖2与漏斗1设有相互匹配的搭扣式结构3,漏斗盖与漏斗之间设有密封圈9。
所述桶体4与桶盖为相互匹配的旋盖式结构(在转运废液时用)。
所述漏斗1与桶体4可以通过连接件5实现密封式连接(连接件设有密封圈)。
所述漏斗颈处设有翻盖结构6,翻盖结构处设有密封圈9。
所述桶体4上方设有与桶体一体的把手7,桶体侧面设有液面高度可视窗8。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独立于废液桶体的漏斗设计,并在漏斗颈处设置翻盖结构,漏斗可循环使用,适用于实验室,可以有效实现在顺利倾倒废液的同时防止挥发性有毒有害气体的外逸。
本实用新型的漏斗与漏斗盖之间设有密封圈、漏斗颈处的翻盖结构与漏斗之间设置密封圈,可以最大限度实现防止挥发性气体外逸的目的。漏斗与漏斗盖设有相互匹配的搭扣式结构,方便实验人员打开和闭合漏斗盖完成倾倒,方便快捷。桶体侧面设有液面高度可视窗,可以随时查看页面高度,防止倾倒废液过多,导致在封桶时产生液体洒落。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功能性好、适用性强的特点,适宜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省环境监测实验中心,未经辽宁省环境监测实验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526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轮毂UV固化实验仓
- 下一篇:一种具有搅拌功能的生物提取用存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