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乙炔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50001.1 | 申请日: | 2018-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489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政;谭建华;汪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德市西洲气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B01D53/28;B01D53/81;B01D53/40;C07C7/00;C07C7/11;C07C7/12;C07C7/148;C07C1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3058 广东省清远市东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净化室 隔板 罐体 滤芯 进气孔 乙炔净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 进气管 除杂 阀门 下端 相抵 乙炔 内部连通 乙炔气体 净化 排气管 室内部 上端 分隔 室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乙炔净化装置,包括罐体,罐体的底部一侧连接有进气管,进气管上连接有第一阀门,罐体的上端设有排气管,罐体的内部由两块隔板自下至上依次分隔成第一净化室、第二净化室和第三净化室;第一净化室内装有水溶液,且在第一净化室对应的罐体上设有水溶液更换管道,且水溶液更换管道上连接有第二阀门,第二净化室下端隔板的中部设有第一进气孔,第二净化室的内部设有第一滤芯,第一滤芯下端与其下侧的隔板相抵,且第一进气孔与第一滤芯的内部连通,第三净化室下端的隔板上设有若干个第二进气孔,第三净化室内部设有第二滤芯,第二滤芯与其下侧的隔板相抵。本实用新型可有效提高乙炔气体的除杂率,还可降低乙炔除杂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体净化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乙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乙炔中杂质的去除往往直接将乙炔导入水溶液中,通过水溶液对杂质气体进行吸收,然而水溶液不能对杂质气体进行充分吸收,尤其是少量的酸性气体,这便导致乙炔中的酸性气体不能被充分去除,另一方面还会将水溶液中的部分水蒸气携带,造成乙炔中含有新的杂质,这均不利于以乙炔为原料的产品的制备;此外,传统的去除乙炔中水蒸气的方法是将气体通过浓硫酸溶液,除去未完全溶于水酸性气体的方法是将气体通过碱性溶液,采用溶液除杂的方式,除杂效率低,且溶液消耗量大,不利于控制除杂的成本。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乙炔净化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乙炔净化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乙炔净化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底部一侧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上连接有第一阀门,所述罐体的上端设有排气管,所述罐体的内部由两块隔板自下至上依次分隔成第一净化室、第二净化室和第三净化室;所述第一净化室内装有水溶液,且在第一净化室对应的罐体上设有水溶液更换管道,且水溶液更换管道上连接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二净化室下端隔板的中部设有第一进气孔,所述第二净化室的内部设有第一滤芯,所述第一滤芯下端与其下侧的隔板相抵,且第一进气孔与第一滤芯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三净化室下端的隔板上设有若干个第二进气孔,所述第三净化室内部设有第二滤芯,所述第二滤芯与其下侧的隔板相抵,所述第二进气孔设置在第二滤芯外侧的隔板上,所述第一滤芯和第二滤芯的上侧均设有密封板,且两个密封板上侧的隔板和罐体上均竖直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螺杆,所述螺杆的下端穿过密封板上的开孔并连接有限位块,所述密封板上侧的螺杆上连接有螺母;所述第二净化室和第三净化室对应的罐体上均设有密封门。
优选的,所述第一滤芯包括第一外框架,所述第一外框架的内部设有第一过滤袋,且在第一过滤袋内装有生石灰。
优选的,所述第二滤芯包括第二外框架,所述第二外框架的内部设有第二过滤袋,且在第二过滤袋内装有熟石灰。
优选的,所述第一外框架和第二外框架的上端和下端均设有密封垫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罐体内自下至上依次设置第一净化室、第二净化室和第三净化室来依次除去乙炔气体中掺杂的大部分酸性气体、水蒸气以及未除尽的酸性气体,有效的提高乙炔气体的除杂率;此外,通过设置的填充有固体的除杂剂的滤芯,使得除杂剂更换更为方便,同时生石灰和熟石灰使用价格低,可有效降低乙炔除杂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乙炔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乙炔净化装置的内部透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德市西洲气体有限公司,未经英德市西洲气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500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VOC废气处理系统
- 下一篇:圆周布置多通道动力波回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