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递增式减震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45944.5 | 申请日: | 2018-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570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陈洪福;陈志豪;焦荣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协力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34 | 分类号: | F16F9/34;F16F9/32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尘罩 油封 导向器 减震器外壳 缓冲弹簧 减震器 减震 外壳组件 工作缸 活塞阀 活塞杆 递增 本实用新型 缓冲垫片 向下移动 平稳性 压缩阀 垫片 缓冲 吊环 消散 驾驶 压缩 震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递增式减震器,包括外壳组件和递增组件,所述外壳组件包括减震器外壳、防尘罩、油封、导向器、工作缸、压缩阀泵和吊环,所述减震器外壳的内部顶端设有所述防尘罩,所述防尘罩和所述减震器外壳固定连接,所述防尘罩的下方设有所述油封,所述油封和所述防尘罩固定连接,所述油封的下方设有所述导向器,所述导向器和所述油封固定连接,所述导向器的下方设有所述工作缸;在活塞阀内设置了辅助减震的缓冲弹簧连杆,缓冲弹簧连杆与活塞杆相连接,活塞杆推动缓冲弹簧连杆进行预缓冲,缓冲垫片压缩至垫片基座后,活塞阀开始向下移动,进行大幅度的减震,使震动消散过程具有平稳性,给驾驶者带来舒适体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减震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递增式减震器。
背景技术
减震器是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广泛用于汽车,为加速车架与车身振动的衰减,以改善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在经过不平路面时,虽然吸震弹簧可以过滤路面的震动,但弹簧自身还会有往复运动,而减震器就是用来抑制这种弹簧跳跃的。
原有的减震器在使用时,减震器采用在活塞移动的方式对减震器的震动进行调节,当活塞杆移动时,随着活塞杆的速度的变化,减震器的振动开始消散,但消散方式不具备平缓性,会给驾驶者带来不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递增式减震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原有的减震器在使用时,减震器采用在活塞移动的方式对减震器的震动进行调节,当活塞杆移动时,随着活塞杆的速度的变化,减震器的振动开始消散,但消散方式不具备平缓性,会给驾驶者带来不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递增式减震器,包括外壳组件和递增组件,所述外壳组件包括减震器外壳、防尘罩、油封、导向器、工作缸、压缩阀泵和吊环,所述减震器外壳的内部顶端设有所述防尘罩,所述防尘罩和所述减震器外壳固定连接,所述防尘罩的下方设有所述油封,所述油封和所述防尘罩固定连接,所述油封的下方设有所述导向器,所述导向器和所述油封固定连接,所述导向器的下方设有所述工作缸,所述工作缸和所述导向器固定连接,所述工作缸的下方设有所述压缩阀泵,所述压缩阀泵和所述减震器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吊环位于所述减震器外壳的底部,且与所述减震器外壳固定连接,所述递增组件包括活塞杆、活塞、导向弹簧、缓冲弹簧连杆、缓冲垫片、垫片基座和通气管,所述活塞杆位于所述减震器外壳的内部中间位置处,且与所述减震器外壳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杆的外侧壁设有所述导向弹簧,所述导向弹簧和所述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杆的底部设有所述活塞,所述活塞和所述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活塞的内部顶端设有所述缓冲弹簧连杆,所述缓冲弹簧连杆和所述活塞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弹簧连杆的底部设有所述缓冲垫片,所述缓冲垫片和所述缓冲弹簧连杆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垫片的下方设有所述垫片基座,所述垫片基座和所述活塞固定连接,所述通气管位于所述垫片基座靠近所述活塞外侧壁的位置,且与所述活塞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活塞杆靠近所述活塞的一端外侧壁设有密封垫片,所述密封垫片和所述活塞粘接。
优选的,所述吊环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吊环对应安装在所述减震器外壳的顶部和底部。
优选的,所述通气管的内部为中空,贯穿所述活塞的顶部和底部。
优选的,所述通气管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所述通气管对应安装在所述活塞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垫片基座内部开设有容腔,所述容腔与所述垫片基座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缓冲弹簧连杆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缓冲弹簧连杆均安装在所述活塞的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活塞阀内设置了辅助减震的缓冲弹簧连杆,缓冲弹簧连杆与活塞杆相连接,活塞杆推动缓冲弹簧连杆进行预缓冲,缓冲垫片压缩至垫片基座后,活塞阀开始向下移动,进行大幅度的减震,使震动消散过程具有一定的平稳性,给驾驶者带来舒适体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协力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协力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459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缓冲机构的减震器活塞杆
- 下一篇:一种新型密封氮气弹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