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质子转移反应质谱仪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31337.3 | 申请日: | 2018-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735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孙瑞瑞;黄培;孟庆慧;王欢欢;李淹博;张航;盛六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J49/00 | 分类号: | H01J49/00;H01J49/4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230026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待测样品 离子 离子阱 漂移管 质子转移反应质谱仪 反应离子 逐出 捕获 质子转移反应 本实用新型 离子检测器 仪器灵敏度 传输过程 电极共用 反应气体 分子碰撞 离子传输 离子损失 电极 电离 离子源 质荷比 质谱图 质谱仪 共振 检测 环节 | ||
1.一种质子转移反应质谱仪,其特征在于,包括离子源、与所述离子源相连通的漂移管、与所述漂移管相连通的矩形离子阱和设置在所述矩形离子阱出口处的离子检测器;
所述离子源用于将通入其内部的初始反应气体电离成初始反应离子;
所述漂移管由被绝缘环间隔的金属环电极组成,所述初始反应离子在所述漂移管内部与待测样品分子碰撞发生质子转移反应生成待测样品离子;
所述矩形离子阱为由三对平板电极构成的中空长方体,所述矩形离子阱前端的电极与所述漂移管末端的电极共用,所述矩形离子阱用于捕获进入其内部的所述待测样品离子并使捕获的所述待测样品离子按照质荷比大小共振逐出;
所述离子检测器和所述矩形离子阱安装在同一个离子阱真空腔内,所述离子检测器用于对所述矩形离子阱逐出的待测样品离子进行检测,以获得所述待测样品离子的质谱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谱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对平板电极包括与Y轴和Z轴构成平面垂直的一对X电极、与X轴和Z轴构成平面垂直的一对Y电极以及与X轴和Y轴构成平面垂直的一对Z电极;
所述一对X电极上分别施加幅值相等、相位相差180°的一组共振频率信号,所述一对Y电极上施加高压射频信号,所述一对Z电极上施加直流电压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质谱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离子阱前端的Z电极与所述漂移管末端的电极共用,且所述Z电极上具有通孔,所述漂移管内的待测样品离子通过所述通孔进入所述矩形离子阱;
所述X电极上具有狭缝,用于所述待测样品离子的共振逐出;
所述离子检测器设置在所述狭缝的出口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谱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阱真空腔内的气压为0.01Pa~0.1P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谱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源的前端具有第一进气口,所述离子源的末端具有第一出气口;
所述第一进气口用于向所述离子源内部通入初始反应气体;
所述第一出气口用于将未被电离的初始反应气体排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质谱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源为空心阴极离子源;
所述初始反应气体为水蒸汽;
所述初始反应离子为水合氢离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谱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漂移管的前端具有第二进气口,所述漂移管的末端具有第二出气口;
所述第二进气口用于向所述漂移管内部通入待测样品分子;
所述第二出气口用于将未反应的待测样品分子排出;
相邻的所述金属环电极之间连接相同阻值的电阻;
当在所述漂移管两端的电极上施加电压时,所述漂移管还用于对其内部的离子进行加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谱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检测器为电子倍增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3133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电倍增管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端陶瓷金属卤化物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