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成有水管、强电与弱电电线的墙板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30989.5 | 申请日: | 2018-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864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杨泓斌;颜旺龙;陈祥祥;李缙;王云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君盈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2/52 | 分类号: | E04C2/5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恒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2 | 代理人: | 欧志明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布线件 强电 弱电电线 纵向凹槽 弱电 水管 墙板系统 墙板 本实用新型 强电电线 布设 线槽 建筑技术领域 楼板 房屋安全 结构主体 预埋管线 主体结构 开凿 维修 | ||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建筑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集成有水管、强电与弱电电线的墙板系统,墙板上开设有纵向凹槽,水管、弱电布线件以及强电布线件安装在纵向凹槽内,弱电电线嵌置于弱电布线件的线槽内,强电电线嵌置于强电布线件的线槽内。本实用新型的墙板系统,其墙板上设置有纵向凹槽,从而可以将水管、弱电布线件以及强电布线件布设于纵向凹槽内,而弱电电线与强电电线可以分别布设于弱电布线件以及强电布线件内。克服了传统预埋管线维修时需开凿楼板、墙板的弊端,实现了管线与主体结构分离(SI分离);能减少对结构主体的破坏,大大增加了房屋安全可靠性、耐久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成有水管、强电与弱电电线的墙板系统。
背景技术
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最重要的是要促进建设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要摆脱传统建造的模式,寻求一种建筑产业现代化为目标的发展路径。
目前,国内水电施工多采用在墙体预埋方式布设管线,如水管、强电电线(例如,火线、零线、地线等电力线缆)、弱电电线(例如,网线、电话线、数字电视线等用于传输信息的线缆)多预埋于主体结构墙板和楼板中,然而设备及管线使用年限一般在10-20年左右,在房屋使用年限内需要多次更换,导致多次破坏主体结构,降低房屋使用寿命。另外,在进行内装修改时,也需要破坏主体结构,重新铺设管线,降低了房屋耐久性。
可见,传统水电预埋方法,维修时需要破坏主体结构,且维修难度较大,成本高,维修效率较低;同时,维修时产生大量建筑垃圾及噪音污染,会对楼下用户影响较大。由于主体结构受到损害,不利于后期内装修改,改修成本及耗时较长,此外,由于管线采用预埋方式,管线与主体结构形成一体,管线与结构主体不便分离,不利于后期户型修改,难以满足居住者多样化及灵活化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集成有水管、强电与弱电电线的墙板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预埋方式将管线设置于主体结构中所导致的管线维修时会损害主体结构,且维修麻烦,噪音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成有水管、强电与弱电电线的墙板系统,包括墙板、水管、弱电电线、强电电线、弱电布线件以及强电布线件;所述墙板上开设有至少两个相互间隔的纵向凹槽,所述水管、弱电布线件以及强电布线件固定安装在所述纵向凹槽内,所述弱电布线件与强电布线件均包括底座以及盖板,所述底座的外轮廓与所述纵向凹槽的形状相匹配,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能嵌入线缆的线槽,所述线槽贯穿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所述盖板上具有数量与线槽匹配的卡扣结构,所述盖板的卡扣结构与所述线槽的槽口卡扣连接;所述弱电电线嵌置于所述弱电布线件的线槽内,所述强电电线嵌置于所述强电布线件的线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墙板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横向凹槽,所述横向凹槽与所述纵向凹槽相互连通;所述水管、弱电布线件以及强电布线件固定安装在所述横向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弱电布线件包括纵向弱电布线件以及横向弱电布线件,所述纵向弱电布线件固定于所述纵向凹槽内,所述横向弱电布线件固定于所述横向凹槽内;所述纵向弱电布线件的底座侧面上开设有穿孔,所述穿孔的一端与其上的线槽连通,另一端与底座外部连通;部分或所有的弱电电线通过所述纵向弱电布线件的穿孔伸出所述纵向弱电布线件外面,并伸入所述横向弱电布线件的线槽内;或者,所述纵向弱电布线件下端具有端口,所述端口与一转角连接器的一端相对接,所述转角连接器的另一端与所述横向强弱电布线件的一端口相对接;部分或所有的弱电电线穿过所述转角连接器,并伸入所述横向弱电布线件的线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君盈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君盈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309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气混泥土板材及其挡边
- 下一篇:预制梁壳、梁体和框架结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