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外门拉手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07356.2 | 申请日: | 2018-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735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郭炫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澳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85/10 | 分类号: | E05B85/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何锦明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摇臂 拉手 铰接 四连杆机构 本实用新型 连杆机构 驱动机构 门拉手 滑动 变形 驱动 滑动设置 握持 转动 伸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外门拉手,包括:基座、拉手、连杆机构、驱动机构,所述拉手滑动设置在基座,且所述拉手能够握持的部分能够向外滑动至凸出于基座或完全收回至基座内;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摇臂和第二摇臂,所述第一摇臂一端铰接在基座上,其另一端铰接在拉手上;所述第二摇臂一端铰接在基座上,其另一端铰接在拉手上;使得所述第一摇臂、基座、第二摇臂、拉手之间形成四连杆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能够驱动第一摇臂或第二摇臂转动,以使得所述四连杆机构发生变形驱动拉手相对于基座滑动,本实用新型通过四连杆机构的变形来实现拉手伸出与收回,结构简单、稳定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门把手,特别是一种电动外门拉手。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技术及电动汽车的发展,隐藏式门把手在汽车应用也越来越普及,其能够在不需要使用时收回并隐藏车把手,而在需要使用时,自动的伸出门把手,使得车身更为的简约、美观。
而目前用于驱动门把手移动的驱动机构结构较为的复杂,可靠性不高,并且不具备防夹功能,极易发生夹伤人手的意外。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的电动外门拉手。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动外门拉手,包括:
基座;
拉手,所述拉手滑动设置在基座,且所述拉手的握持部分能够向外滑动至凸出于基座或完全收回至基座内;
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摇臂和第二摇臂,所述第一摇臂一端铰接在基座上,其另一端铰接在拉手上;所述第二摇臂一端铰接在基座上,其另一端铰接在拉手上;使得所述第一摇臂、基座、第二摇臂、拉手之间形成四连杆机构;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能够驱动第一摇臂或第二摇臂转动,以使得所述四连杆机构发生变形驱动拉手相对于基座滑动。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一压臂及设置在拉手下方并能够压臂转动的电机组件,所述压臂能够压靠在第一摇臂或第二摇臂上以驱动第一摇臂或第二摇臂转动,从而带动拉手伸出。
所述第一摇臂和/或第二摇臂上设置有复位弹簧装置,所述复位弹簧装置能够将四连杆机构复位至未推出拉手的状态。
所述基座上设置有一转轴,所述第一摇臂及压臂转动设置在转轴上,且所述压臂能够压靠在第一摇臂以驱动第一摇臂转动,所述复位弹簧装置为设置在转轴上的扭簧。
所述第一摇臂上设置有用于感应拉手伸出位置的第一感应器,所述第二摇臂上设置有用于感应拉手收回位置的第二感应器,所述基座上设置有用于感应压臂位置的第三感应器。
所述电机组件包括电机、设置在电机输出轴上的减速器、设置在减速器输出轴上的小齿轮,所述压臂上设置有与小齿轮啮合的齿牙部。
所述基座上配置有一电机压盖,所述电机及减速器通过电机压盖压紧固定至基座上。
所述拉手的外端面平行于基座端面,且所述拉手的滑动方向垂直于基座端面。
所述拉手的端面设置有氛围灯组件,所述氛围灯组件包括发光组件、导光条、透光板,所述发光组件设置在拉手的内部侧面并侧向发光,所述导光条与发光组件对应设置且沿拉手的侧向延伸,所述透光板设置在拉手端面并遮盖导光条。
所述拉手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氛围灯组件的容置槽,所述导光条固定在一导光条座上,导光条座通过第一卡扣结构固定在容置槽内。
所述导光条座侧面通过第二卡扣机构设置有一光源座,所述发光组件为设置在该光源座内的LED光源。
所述容置槽开口处设置有一端盖,所述端盖中部开设有与透光板对应的通孔,所述透光板通过第三卡扣机构固定在所述通孔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澳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澳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073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含紧急解锁装置的电动吸合锁
- 下一篇:一种触摸感应隐藏式电动门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