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血管拔帽钳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03548.6 | 申请日: | 2018-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321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孙宽;张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鑫乐医疗器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7B7/16 | 分类号: | B67B7/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7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拔帽 采血管 夹管 下钳 本实用新型 上钳 人员安全性 对称设置 夹臂末端 交叉设置 拉杆末端 血液污染 血样 弹簧杆 血样管 采血 夹臂 铰接 拉杆 倾洒 人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血管拔帽钳,其包括下钳股,与所述下钳股铰接的上钳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钳股前端还设置有夹管组合,所述夹管组合通过弹簧杆和所述上钳股连接,所述夹管组合包括两只交叉设置的夹臂,对称设置的与所述夹臂末端连接的拉杆以及连接两拉杆末端的连杆。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适用于医院或其他涉及采血管采血的单位对采血管进行拔帽,与手工拔帽相比,此实用新型的使用降低了传统手工拔帽时出现的血样倾洒等风险,免除了人手直接接触血样管,降低了血液污染,提高了人员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血管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血管拔帽钳。
背景技术
在现代医疗中,采血管是需要常常用到的一种医疗器械,采血管由管体及管帽组成,在一些情况下,例如采血完成进行生化检验前,需要将管体与管帽分离,目前医院等场所最多采用的方式为人工手工进行拔帽分离,工作效率低,浪费大量的人力资源与时间,且力度不易控制,容易造成血样倾洒,增加危险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实用的采血管盖帽拔帽钳。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采血管拔帽钳,其包括下钳股,与所述下钳股铰接的上钳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钳股前端还设置有夹管组合,所述夹管组合通过弹簧杆和所述上钳股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夹管组合包括两只交叉设置的夹臂,对称设置的与所述夹臂末端连接的拉杆以及连接两拉杆末端的连杆。
本实用新型所述下钳股包括下手柄及设置在所述下手柄左端的下钳板,所述下钳板上设有连接板和连接轴Ⅰ,所述夹管组合通过连接轴Ⅰ与所述下钳股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上钳股包括上手柄及设置在所述上手柄左端的上钳板,在所述上钳板上设置有所述连接板配合连接的连接台Ⅰ和与所述弹簧杆配合连接的连接轴Ⅱ,所述上钳板左端对称设置有翘板,所述翘板间设有间隙。
本实用新型所述弹簧杆包括外壳,套设在所述外壳内,并可沿轴线运动并限位的活塞以及支撑所述活塞的弹簧。
本实用新型所述外壳底部设置有连接所述弹簧杆和夹管组合的连接台Ⅱ,在所述活塞顶部设置有连接所述上钳股和夹管组合的连接套。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采用钳型结构,结构简单,连杆结构的使用使该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单次捏合完成夹管、拔帽动作,并能在弹簧作用下复位,操作方便,效率大大提高,且不受环境、场合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夹管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下钳股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上钳股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弹簧杆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下钳股3,与所述下钳股3铰接的上钳股1,在所述下钳股3前端下侧设置有夹管组合2,所述夹管组合2通过弹簧杆4和所述上钳股1连接。
如附图2所示,所述夹管组合2包括两只交叉设置的夹臂7,在所述夹臂7前端还设置有与采血管外壁形状对应的夹板8,两条所述夹臂7末端分别铰接连接一条拉杆6,两条拉杆6末端由一根连杆5铰接连接。
如附图3所示,所述下钳股3包括下手柄31和设置在所述下手柄31左端的下钳板32,所述下钳板32上设有连接板34,在下侧设置有连接轴Ⅰ33,夹管组合2通过连接轴Ⅰ33连接在下钳股3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鑫乐医疗器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北鑫乐医疗器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035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抽真空开瓶器
- 下一篇:一种清洁剂生产原料用节能型储罐开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