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柔性穿戴式ERT-ECT双模态成像复合阵列传感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90029.0 | 申请日: | 2018-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481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国磊;谢英杰;张建海;赵宏伟;张鑫;黎明清;郑艳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05 | 分类号: | A61B5/05;A61B5/053;A61B5/00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王怡敏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阵列传感器 双模态成像 柔性电极 丝带 穿戴 测量 人体表面轮廓 医疗器械领域 本实用新型 电磁屏蔽层 成像技术 电学信息 多个组织 内部信息 人体组织 任意弯曲 三层结构 医学成像 电极 传感器 检测 粘扣 成像 印刷 融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柔性穿戴式ERT‑ECT双模态成像复合阵列传感器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分三层结构:ERT电极层、ECT电极层和电磁屏蔽层。所有电极都是通过P‑FCB技术印刷在柔性丝带上而制成的柔性电极,柔性电极可随着丝带任意弯曲,完美适应人体表面轮廓。测量时可以根据人体不同部位的尺寸不同,利用粘扣调整传感器的工作长度,完成多个部位的检测。可以检测人体多个部位如胸、腰、腿、头部等多个组织截面的信息,进行医学成像。优点在于:结构新颖,装置简单,造价低廉,融合ERT成像和ECT成像技术,可在同一时间对同一截面的人体组织电学信息进行测量,实现人体内部信息的反演成像。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柔性穿戴式ERT-ECT双模态成像复合阵列传感器装置。可在同一时间对同一截面的人体组织电学信息进行测量,实现人体内部信息的反演成像。
背景技术
现在医学影像技术主要有B超、CT、核磁共振法(MRI)等方法,然而B超不适合肺、消化道及骨骼检测,CT检测X射线辐射量大,MRI造价昂贵,成像复杂。随着人们对身体健康状况愈加重视,以上几种影像技术无法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
过程层析成像(Process Tomography,简称PT)技术是近几十年来兴起的一种针对于两相流/多相流的测量技术,利用设计的传感器阵列,以非接触或非侵入的形式获取相应的数据,进而获得相应的流场信息。而电学层析成像具有成本低、装置简单、无辐射、安全的特点,得到世界各国学者的重视,研究成果颇多。其中,电阻层析成像(ERT,ElectricalResistance Tomography)和电容层析成像(ECT,Electrical Capacitance Tomography)是电学层析成像中受研究比较广泛的方向,例如工业过程成像和生物阻抗测量。ERT、ECT分别研究场域的电阻率、介电常数,而人体具有导电性,而ERT、ECT安全无辐射的特性使得它们在医学成像领域有广阔的前景。
P-FCB(planar-fashionable circuit board)是一种新兴的电路板技术,是应用在普通织物上,为可穿戴电子设备而产生。 P-FCB性能完全可以比的上传统的PCB技术,而且可以灵活地改变形状,更适合人体表面的轮廓。
现有的针对人体检测的电学成像装置,多是以测量电阻率为主的ERT检测装置,检测方法单一,大部分存在不能适应人体不同截面尺寸部位缺陷,测量部位单一,且在安置传感器探头时电极不能保持在同一水平截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性穿戴式ERT-ECT双模态成像复合阵列传感器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ERT、ECT检测同时对同一人体组织截面进行检测。本实用新型的电极利用P-FCB技术印在柔性丝带上制成,能任意弯曲,可以贴合表面皮肤完成检测;本实用新型可作为社区甚至家庭的日常使用,能缓解看病难的问题,拓展医学影像设备的日常应用。本实用新型分三层结构:ERT电极层、ECT电极层和电磁屏蔽层。本实用新型的所有电极都是通过P-FCB(planar-fashionable circuitboard)技术印刷在柔性丝带上而制成的柔性电极,柔性电极可随着丝带任意弯曲,完美适应人体表面轮廓。测量时可以根据人体不同部位的尺寸不同,利用粘扣调整传感器的工作长度,完成多个部位的检测。本实用新型可以检测人体多个部位如胸、腰、腿、头部等多个组织截面的信息,进行医学成像。柔性ERT、ECT柔性电极与传统的金属电极不同,结构新颖,装置简单,造价低廉,融合ERT成像和ECT成像技术,可在同一时间对同一截面的人体组织电学信息进行测量,实现人体内部信息的反演成像。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900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形状记忆功能的眼部电极
- 下一篇:一种单芯片人体阻抗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