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压缩机专用管道转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89000.0 | 申请日: | 2018-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216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施巧云;林雨初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云智慧文化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1/044 | 分类号: | F16K11/044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宋辉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轨 球体 滑槽 双压缩机 空腔 专用管道 转换装置 压缩机 阀体 本实用新型 阀体中部 阀体轴线 滑动设置 腔体侧壁 需求实现 运行过程 单向阀 开放端 冷凝管 密封面 上端 堵头 冷流 下端 原车 冲撞 平行 车主 流出 增设 替代 移动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压缩机专用管道转换装置,包括阀体,在阀体中部开有空腔,在空腔的上端设有与阀体轴线平行的第一导轨,第一导轨上开有第一滑槽,在空腔下端设有第二导轨,第二导轨上开有第二滑槽,连杆的两端分别滑动设置在第一滑槽、第二滑槽中,在连杆中部设有球体,在空腔的两个腔体侧壁上分别设有密封面。通过球体在第一导轨以及第二导轨上的直线运动,冷流介质只能沿阀体的另一个开放端流入且沿冷凝管流出,且作为堵头的球体在上下两个导轨上做直线运动,能够保证球体的移动顺畅,使得原车压缩机与增设的压缩机能够根据车主的需求实现任意切换,避免双压缩机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冲撞,进而实现替代多个单向阀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空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压缩机专用管道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环保电动驻车空调系统,可以说是自成一派,基于原车空调系统的改进设计得到了非常多的关注,甚至还被不少人评为目前最为靠谱的独立空调系统。其它独立空调系统安装难度大,主要因为需要的动力不好解决,因为空调系统的功耗比较大,动辄需要上千瓦的动力才能驱动。而业内改装的独立空调,大部分都采用柴油发动机、汽油发电机来提供动力,虽然续航时间较长,但体积大、噪音大、安装麻烦,并且汽油发电机还容易起火,非常不安全。环保电动驻车空调系统的出现,刚好弥补了其它独立空调系统的不足,环保电动驻车空调系统直接放弃了内燃机驱动,而是采用了蓄电池,因为电动压缩机+散热风扇+驾驶室内鼓风机的最大功率在1200瓦左右,如果全功率运行,理论上来讲220AH的蓄电池便支持三个多小时的时间。但是,空调系统不会持续全功率运行,温度达到设定标准,压缩机会停机。所以,220AH的蓄电池足够日常休息使用,如有特殊需求,需再加装两块蓄电池,并且独立空调系统还装有低电压保护,当蓄电池电压低于21V的时候,系统会自动停机,保证蓄电池剩余的电量可以启动发动机。除了动力,空调系统的散热同样重要,环保电动驻车空调系统并没有采用常见的顶置散热系统,而是和行车空调共用同一个散热冷凝器,且无需另外加装散热系统,直接并共用原车散热系统。除了动力,空调系统的散热同样重要。环保电动驻车空调系统并没有采用常见的顶置散热系统,而是和行车空调共用同一个散热冷凝器,且无需另外加装散热系统,直接并共用原车散热系统。
因此,在原车安装一台压缩机的基础之上,还需要另外加设一台压缩机,以保证环保电动驻车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其中保证两台压缩机并联连接,且两台压缩机需要单独运行,直接用管路连接到一起无法实现相应功能,还需要有其它的附件配合。比如电动压缩机高压管路上配件,是一个单向阀,当行车空调运行的时候,单向阀处于关闭状态,防止高压制冷剂进入停机的电动压缩机内。独立空调系统工作的时候,也要防止高压制冷剂进入停机状态的行车压缩机内,所以行车压缩机的高压管路上同样也装有单向阀。如果没有单向阀,任何一个压缩机运行,制冷剂都会通过高压管路进入到另外一个压缩机,最终回流到低压管路内,造成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其中,市面上多采用单向止回阀连接,当行车空调运行的时候,它处于关闭状态,防止高压制冷剂进入停机的电动压缩机内,但要实现自由转换,需要多个单向止回阀连接交替转换,一般要采用3-5个,不仅安装复杂,占用较多的安装空间,而且成本太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压缩机专用管道转换装置,降低采用多个单向止回阀因气压不足无法正常工作或者气压过大不能及时泄压而产生的爆炸,降低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云智慧文化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云智慧文化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890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