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卷绕式电芯及使用该卷绕式电芯的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86881.0 | 申请日: | 2018-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686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李云明;周时国;尹利超;曹瑞中;彭能岭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宇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3 | 分类号: | H01M10/0583;H01M10/0525;H01M4/13;H01M4/75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胡伟华 |
地址: | 450001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卷绕式电芯 集流体 活性物质 第一极 极片 弯折 分块 电池 本实用新型 方向间隔 间隔布置 卷绕成型 留白区域 条带结构 散热 涂覆 压平 延伸 隔膜 两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卷绕式电芯及使用该卷绕式电芯的电池,卷绕式电芯包括卷绕成型的第一极片、第二极片和位于两极片之间的第一隔膜,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均具有主体部分和弯折部分,第一、第二极片均包括集流体,还包括沿集流体的延伸方向涂覆于主体部分处的多个活性物质块,各活性物质块间隔布置以形成与所述弯折部分对应的留白区域,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中一个的集流体为条带结构,另一个包括沿集流体延伸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集流体分块,各集流体分块上对应设置有所述的活性物质块。弯折部分未设置活性物质块有利于卷绕式电芯的散热和便于后续对卷绕式电芯的压平处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卷绕式电芯及使用该卷绕式电芯的电池。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于缓解环境污染问题和能源危机具有重要意义,动力电池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锂离子电池由于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长寿命、无记忆效应等优点成为了新能源汽车电池的首选。随着新能源汽车对续航里程和充电速度等性能需求的提升,对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充电倍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芯结构的设计对于能量密度和充电倍率的提升至关重要。
现有的电芯结构多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2122727A所示的发明专利申请所示,该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及其电池单体,电池单体即为卷绕式电芯,该卷绕式电芯由第一极片、第二极片以及位于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之间的隔膜卷绕而成。其中,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的其中一个为正极极片,另一个为负极极片。第一极片包括第一集流体和涂覆在第一集流体两侧表面上的第一活性物质层,第二极片包括第二集流体和涂覆在第二集流体两侧表面上的第二活性物质层。将第一极片、隔离膜和第二极片进行卷绕,并且,在第一集流体上连接第一极耳,在第二集流体上连接第二极耳。
现有技术中的卷绕式电芯中的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均包括主体部分和弯折部分,活性物质层延伸至主体部分和弯折部分,由于在弯折部分设置活性物质层,导致卷绕式电芯不易折弯,影响卷绕式电芯的压平。折弯后活性物质层容易发生折断。而且,在弯折部分处设置活性物质层,该处的活性物质层会阻挡内部极片中热量的释放。上述各种情况的发生均会影响卷绕式电芯的正常使用,降低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卷绕式电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极片的弯折部分处设置活性物质层而影响卷绕式电芯正常使用的技术问题;还提供使用该卷绕式电芯的电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卷绕式电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卷绕式电芯,包括卷绕成型的第一极片、第二极片和位于两极片之间的第一隔膜,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均具有主体部分和弯折部分,第一、第二极片均包括集流体,还包括沿集流体的延伸方向涂覆于主体部分处的多个活性物质块,各活性物质块间隔布置以形成与所述弯折部分对应的留白区域,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中一个的集流体为条带结构,另一个包括沿集流体延伸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集流体分块,各集流体分块上对应设置有所述的活性物质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均包括集流体,集流体上均设置有沿集流体延伸的多个活性物质块,活性物质块与第一、第二极片的主体部分对应,多个活性物质块之间的间隔处形成了留白区域,留白区域与弯折部分对应。本实用新型中,其中一个集流体为完整的条带结构,另一个集流体包括多个集流体分块,各活性物质块对应布置在集流体分块上。相邻活性物质块之间的留白区域与弯折部分相对应,使得弯折部分未设置活性物质块,避免了弯折部分处发生断裂,减轻了卷绕式电芯的重量,而且,弯折部分未设置活性物质块有利于卷绕式电芯的散热和便于后续对卷绕式电芯的压平处理。本实用新型中,将其中一个集流体分隔为多个集流体分块,在各集流体分块上布置活性物质块,能够通过减重实现能量密度提升,另一个集流体设置为完整的条带结构,利于各集流体分块以及活性物质块在隔膜上固定,方便与另一个集流体上的活性物质块对准及电芯批量制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宇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宇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868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