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维复合传感探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84001.6 | 申请日: | 2018-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107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王蓓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航峰希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3/02 | 分类号: | G08B13/02;H05K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天津自贸区(中***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壳体 传感探测器 盖板 固定板 多维 本实用新型 顶部设置 固定螺栓 复合 第二传感器 第一传感器 挂钩 安装方便 壳体内部 隔热层 螺纹段 限位块 传感器 防爆 内壁 凸块 位块 体内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维复合传感探测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壁均安装有防爆隔热层,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远离所述壳体一侧的底部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的螺纹段依次贯穿所述固定板和壳体,所述盖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挂钩,所述壳体内部两侧的顶部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挂钩配合使用的凸块,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以及第三传感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安装方便且安全可靠的多维复合传感探测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维复合传感探测器。
背景技术
周界是指需要进行实体防护或电子防护的封闭区域边界。多维复合传感探测器是利用传感器技术,对非法侵入周界的行为进行监测,并产生报警信息的传感器,可对周界的安全防护发挥重要作用。
现阶段周界防护主要采用微波墙、泄露电缆、振动光纤、脉冲电子围栏等技术方式。微波墙技术方式覆盖面积大、距离长,可以全天候工作,但是防范区域要求有良好的平直度;泄露电缆技术方式隐蔽性好、适应多种地形,但是成本高、安装繁琐;振动光纤技术方式不受地域、气候等因素限制、灵敏度高,但是造价较高;脉冲电子围栏技术方式兼具威慑、阻挡和报警功能、环境适应性强,但是不慎触及,易造成间接人员伤害,而且因为有时候会产生电火花,不宜在有可燃气体的环境下使用。现有技术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周界安全防护水平,但仍存在误报率、漏报率高、综合成本高等问题,难以满足现代周界防护的发展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安装方便且安全可靠的多维复合传感探测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多维复合传感探测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壁均安装有防爆隔热层,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远离所述壳体一侧的底部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的螺纹段依次贯穿所述固定板和壳体,所述盖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挂钩,所述壳体内部两侧的顶部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挂钩配合使用的凸块,所述盖板内壁顶部固定设置有吊环,所述吊环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固定设置有金属块,所述盖板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报警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以及第三传感器;所述壳体内壁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第四传感器,所述第四传感器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第一导电板,所述第一导电板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二导电板,所述第二导电板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接触板,且所述接触板位于所述金属块的顶部。
所述第一传感器为陀螺仪传感器,且所述第一传感器通过第一固定件与壳体内侧壁的左侧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传感器为加速度计传感器,且所述第二传感器通过第二固定件与壳体内侧壁的右侧固定连接。
所述第三传感器为压敏计传感器,且所述第三传感器通过第三固定件与壳体内侧壁的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盖板与所述壳体相结合的部位设置有防水密封圈。
所述盖板的下表面与所述壳体上端相结合的位置设置有倒V形凸部,所述壳体上端开口处且与所述盖板下表面相结合的位置设置有与所述倒V形凸部相配合的V形凹槽,所述防水密封圈设置在所述V形凹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航峰希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航峰希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840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信号输出/输入的多出口多头防盗拉线盒
- 下一篇:一种人脸识别防破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