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窄边框全视角液晶显示板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77440.4 | 申请日: | 2018-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442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德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 | 分类号: | G02F1/1335;G02F1/1333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邓义华;廖苑滨 |
地址: | 5166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窄边框 上偏光片 全视角 液晶显示板 导电银浆 技术瓶颈 连接结构 连通区域 上玻璃片 下玻璃片 液晶显示 倒角面 紧密性 切角面 导电 连通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窄边框全视角液晶显示板,将第一导电银浆连通区域与上偏光片底边所接触的面为切角面或倒角面,这样既可保证上偏光片、TFT上玻璃片、TFT下玻璃片连通导电的紧密性,以此克服了现有技术瓶颈,在保证连接结构稳定以及规格一定的情况下,具有更窄边框结构,可提高模块的屏的占比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窄边框全视角液晶显示板。
背景技术
随着光学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液晶液晶显示器因为具有空间占用率低、能耗较低的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显示领域。液晶液晶显示器通过电场控制来自光源的光透过液晶层时的液晶分子排列方向,改变透射率来显示图像。液晶显示器的成像必须依靠偏振光,所有的液晶显示器都设置有偏光片。
现在对于用于手机类或手表类的液晶显示模块,为提高模块的屏的占比率,一般都要求玻璃的边框尽量设计得比较窄。另外一般的全视角的TFT产品,都需要点银浆来连接上下玻璃,以提高TFT玻璃的静电防护能力。而目前的结构设计,即使最窄也需要在上玻璃预留0.5~0.7mm的空间来点银浆,边框无法进一步缩窄,存在技术瓶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窄边框全视角液晶显示板,克服技术瓶颈,在保证连接结构稳定以及规格一定的情况下,具有更窄边框结构,可提高模块的屏的占比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窄边框全视角液晶显示板,包括依次贴合的上偏光片、TFT上玻璃片、TFT下玻璃片,所述上偏光片、TFT上玻璃片、TFT下玻璃片的底边相互平行,且上偏光片底边与TFT上玻璃片上的显示区底边边缘间距为A,在上偏光片底边与TFT上玻璃片底边之间设置有第一导电银浆连通区域,在TFT上玻璃片底边与TFT下玻璃片底边之间设置有第二导电银浆连通区域,所述第一导电银浆连通区域与第二导电银浆连通区域相通,所述第一导电银浆连通区域与上偏光片底边所接触的面为切角面或倒角面。
现有技术中偏光片底边与TFT上玻璃片上的显示区底边边缘间距为A,A为固定距离1.05mm,而目前的上偏光片、TFT上玻璃片、TFT下玻璃片均为矩形,为保证TFT上玻璃片、TFT下玻璃片连通导电的紧密性,所以需要在上玻璃预留0.5~0.7mm的空间来点银浆,这就只能增大上偏光片与TFT上玻璃片之间的间距,使得TFT上玻璃片与其显示区边缘之间的间距达到了1.55~1.75 mm,即边框的距离达到了1.55~1.75 mm,使得TFT上玻璃片直接暴露的部分仍然较多,边框无法进一步缩窄,存在技术瓶颈。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在保持TFT上玻璃片、TFT下玻璃片原有尺寸,以及偏光片底边与TFT上玻璃片上的显示区底边边缘间距为A的情况下,对点银浆的区域结构进行改进,将第一导电银浆连通区域与上偏光片底边所接触的面为切角面或倒角面,第一导电银浆连通区域在TFT上玻璃片与上偏光片之间形成一个三角结构,三角结构可保证上偏光片、TFT上玻璃片、TFT下玻璃片连通导电的紧密性,同时可使得上偏光片的尺寸增大,即缩短上偏光片与TFT上玻璃片之间的间距,使得边框更进一步缩短。
优选的,当第一导电银浆连通区域与上偏光片底边所接触的面为切角面时,所述切角面与TFT上玻璃片底边之间的角度为45°。当为切角面时,第一导电银浆连通区域与TFT上玻璃片侧边与底边接触的长度均相等,形成等腰三角结构,在上偏光片挤压导电银浆的过程中,可使得上偏光片与TFT上玻璃片连接的更加均匀和紧密。
在上偏光片的四周端面边缘还均匀布满有斜槽纹,所述斜槽纹的沟槽深度为0.05~0.08mm。 以上结构可提高上偏光片与第一导电银浆连通区域内的导电银浆连接的紧密性。
在TFT上玻璃片的底端还开有至少两个半封闭的槽孔,所述槽孔内注满有导电银浆并延伸到第二导电银浆连通区域内。以上结构可提高TFT上玻璃片与第二导电银浆连通区域内的导电银浆连接的紧密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未经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774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