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物损伤力学用活细胞耐压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58720.0 | 申请日: | 2018-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721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张跃进;胡勇;喻蒙;李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M1/36 | 分类号: | C12M1/36;C12M1/34;C12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试管 细胞 耐压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 活动连接有 生物损伤 压缩气体 锥形漏斗 固定块 联动杆 载玻片 滑槽 力学 滑动连接 波浪纹 进口处 进液管 凸起块 细胞液 橡皮塞 显微镜 阀芯 放入 排出 连通 气管 破裂 观察 流动 出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物损伤力学用活细胞耐压检测装置,包括平板,所述平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活动连接有S型试管,所述S型试管的进口处活动连接有橡皮塞,所述阀芯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联动杆,所述联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凸起块,所述进液管的顶部连通于锥形漏斗的内部,所述S型试管的出口处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载玻片。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细胞液从锥形漏斗放入到S型试管中,通过气管向S型试管中通入压缩气体,细胞在压缩气体的带动下,在S型试管中流动,细胞与S型试管内部的波浪纹发生碰撞,然后从S型试管出口排出到载玻片上,再通过显微镜进行观察,细胞破裂程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物损伤力学用活细胞耐压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细胞培养也叫细胞克隆技术,在生物学中的正规名词为细胞培养技术。不论对于整个生物工程技术,还是其中之一的生物克隆技术来说,细胞培养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细胞培养本身就是细胞的大规模克隆。细胞培养技术可以由一个细胞经过大量培养成为简单的单细胞或极少分化的多细胞,这是克隆技术必不可少的环节,而且细胞培养本身就是细胞的克隆。在细胞培养以后,需要对细胞进行一系列的检测,来检测培养的细胞的质量。
现有技术中大多是将细胞放置在试管中,然后采用震荡的方式来检测活细胞的耐压程度,这样的方式,只是通过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碰撞,检测的出的结果,并不能准确的反映出细胞的耐压性,实验时候也不利于试管的清洗,使得试管中残留的水分不能风干。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损伤力学用活细胞耐压检测装置,通过气管向S型试管中通入压缩气体,细胞会从S型试管出口排出到载玻片上,再通过显微镜进行观察,向锥形漏斗倒入清水,同时向S型试管中通入气体,气体带动清水清洗S型试管的内部,然后将清水排入到烧杯中,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不能有效检测细胞耐压和不便清洗试管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损伤力学用活细胞耐压检测装置,包括平板,所述平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活动连接有S型试管,所述S型试管的进口处活动连接有橡皮塞,所述橡皮塞的内部贯通有气管,所述S型试管的进口处的上侧连通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中部设有活动腔,所述活动腔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阀芯,所述阀芯的中部设有通孔,所述阀芯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且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活动腔内部的一侧,所述阀芯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联动杆,所述联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凸起块,所述进液管的顶部连通于锥形漏斗的内部,所述S型试管的出口处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载玻片。
优选的,所述平板的底部固定连接于底座的顶部,且平板与底座为相互垂直设置。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数量为三组,且固定块为半圆形设置。
优选的,所述S型试管的内部设有波浪纹。
优选的,所述滑槽内部的上下两侧均设有密封垫。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烧杯,且烧杯位于S型试管出口的下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细胞液从锥形漏斗放入到S型试管中,通过气管向 S型试管中通入压缩气体,细胞在压缩气体的带动下,在S型试管中流动,细胞与S型试管内部的波浪纹发生碰撞,然后从S型试管出口排出到载玻片上,再通过显微镜进行观察,细胞破裂程度;
2、本实用新型的阀芯可以用来控制细胞液或者清水进入到S型试管内部的多少,挤压凸起块由联动杆带动阀芯上的通孔与进液管连通,使得锥形漏斗内部的细胞液或者清水可以进入到S型试管的内部;
3、本实用新型通过向锥形漏斗倒入清水,同时向S型试管中通入气体,气体带动清水清洗S型试管的内部,然后将清水排入到烧杯中,便于对S型试管的清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交通大学,未经华东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587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化基因检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血清的高糖培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