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颈托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53250.9 | 申请日: | 2018-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769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丁炜兰;徐慧黎;徐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055 | 分类号: | A61F5/055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崔振 |
地址: | 213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托板 颈托 颈部支撑 铰接端 配合端 硬板 地连接 可拆卸 医疗器械领域 本实用新型 独立操作 颈部承托 颈托结构 可转动 承托 空置 佩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颈托,涉及医疗器械领域。颈托包括第一托板、第二托板以及颈部支撑硬板。第一托板的横截面呈弧形,第一托板具有相互远离的第一铰接端和第一配合端。第二托板的横截面呈弧形,第二托板具有相互远离的第二铰接端和第二配合端。第一铰接端和第二铰接端可转动地连接,第一配合端与第二配合端可拆卸地连接,颈托具有空置状态和工作状态。颈部支撑硬板,颈部支撑硬板可拆卸地设置于第二托板,当颈托呈工作状态时,颈部支撑硬板位于颈部承托空间中。颈托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单人独立操作能轻易地佩戴,并且该颈托的承托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颈托。
背景技术
颈托是颈椎病、颈椎骨折或者颈椎术后的颈椎制动的辅助治疗器具,能起到制动和保护颈椎,减少神经的磨损,减轻椎间关节创伤性反应,并有利于巩固疗效和防止复发的作用。颈托可应用于各型颈椎病、颈椎骨折以及颈椎术后的颈椎制动,对急性发作期患者,尤其对颈椎间盘突出症、交感神经型及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患者更为适合。
现有的颈托结构复杂,操作复杂,不容易单人独立装配并且现有颈托对颈部的承托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颈托,该颈托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单人独立操作能轻易地佩戴,并且该颈托的承托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颈托,包括:
第一托板,第一托板的横截面呈弧形,第一托板具有相互远离的第一铰接端和第一配合端;
第二托板,第二托板的横截面呈弧形,第二托板具有相互远离的第二铰接端和第二配合端;
第一铰接端和第二铰接端可转动地连接,第一配合端与第二配合端可拆卸地连接,颈托具有空置状态和工作状态;
空置状态为第一配合端和第二配合端相互远离的状态;
工作状态为第一配合端与第二配合端相互连接并且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共同构成颈部承托空间的状态;
颈部支撑硬板,颈部支撑硬板可拆卸地设置于第二托板,当颈托呈工作状态时,颈部支撑硬板位于颈部承托空间中。
发明人发现:现有的颈托结构简单,操作复杂,不容易单人独立装配,并且由于现有的颈托材质为软材质,不能有效地承托颈部,因此现有颈托对颈部的承托效果不好。
发明人设计了上述颈托,该颈托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单人独立操作能轻易地佩戴,并且该颈托的承托效果好。颈托包括第一托板、第二托板以及颈部支撑硬板,其中,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均为横截面为弧形的结构,第一托板的第一铰接端和第二托板的第二铰接端可转动地连接,第一托板的第一配合端与第二托板的第二配合端可拆卸地连接,从而颈托具有空置状态和工作状态,当不使用该颈托时,或者说从病人颈部取下该颈托时,颈托呈空置状态,通过外力使得第一配合端远离第二配合端。当使用该颈托时,颈托呈工作状态,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围绕患者颈部,通过第一配合端和第二配合端的配合,使得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连接为一体,并构成了支撑颈部的颈部承托空间。为了提高承托颈部的效果,还设置了颈部支撑硬板,颈部支撑硬板用于承托后脑,并且不使用颈托时,能方便地拆卸颈部支撑硬板,便于收纳。该颈托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单人独立操作能轻易地佩戴,并且该颈托的承托效果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第一铰接端与第二铰接端铰接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第一铰接端与第二铰接端通过铰接轴连接;
铰接轴由第一托板的顶面延伸至第一托板的底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未经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532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保暖效果的骨科用固定支撑装置
- 下一篇:一种颈椎康复治疗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