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灸贴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52822.1 | 申请日: | 2018-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209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明生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A61F7/03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李芙蓉;冯建基 |
地址: | 2642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辅助固定部 灸贴 上表面 粘胶层 防粘纸层 分叉结构 涂覆 覆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灸贴,包括灸贴本体、第一辅助固定部和第二辅助固定部;所述第一辅助固定部设置在所述灸贴本体一侧,所述第一辅助固定部的上表面涂覆有第一粘胶层,第一粘胶层上覆盖有防粘纸层;所述第一辅助固定部的上表面为在所述灸贴使用时所述第一辅助固定部朝向使用部位的面,所述第一辅助固定部具有分叉结构;所述第二辅助固定部设置在所述灸贴本体另一侧,所述第二辅助固定部的上表面涂覆有第二粘胶层,第二粘胶层上覆盖有防粘纸层;所述第二辅助固定部的上表面为在所述灸贴使用时所述第二辅助固定部朝向使用部位的面,所述第二辅助固定部具有分叉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保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灸贴。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灸贴的固定在患者的病患处时,不便于病患处移动;例如,灸贴贴在肘部时,会妨碍肘部进行弯曲等动作时,当患者使用了较大力气进行了肘部弯曲的动作时,则灸贴有可能发生开裂或脱落。因此,现有技术中的灸贴的固定方式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灸贴,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灸贴,包括灸贴本体、第一辅助固定部和第二辅助固定部;
所述第一辅助固定部设置在所述灸贴本体一侧,所述第一辅助固定部的上表面涂覆有第一粘胶层,第一粘胶层上覆盖有防粘纸层;所述第一辅助固定部的上表面为在所述灸贴使用时所述第一辅助固定部朝向使用部位的面,所述第一辅助固定部具有分叉结构;
所述第二辅助固定部设置在所述灸贴本体另一侧,所述第二辅助固定部的上表面涂覆有第二粘胶层,第二粘胶层上覆盖有防粘纸层;所述第二辅助固定部的上表面为在所述灸贴使用时所述第二辅助固定部朝向使用部位的面,所述第二辅助固定部具有分叉结构;
所述灸贴本体包括:
底胶层,所述底胶层的上表面涂覆有第三粘胶层,所述底胶层的上表面为在所述灸贴使用时所述底胶层朝向使用部位的面;
通过所述第三粘胶层粘贴在所述底胶层上的发热包,所述发热包的上表面上涂覆有第四粘胶层,所述发热包的上表面为在所述灸贴使用时所述发热包朝向使用部位的面;
通过所述第四粘胶层粘贴在所述发热包上的药粉包;所述药粉包的上表面上覆盖无纺布层,所述药粉包的上表面为在所述灸贴使用时所述药粉包朝向使用部位的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灸贴为蕲艾灸贴;所述无纺布层用于浸透蕲艾精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热包为托玛琳发热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热包由无纺布包覆发热材料而成。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药粉包由无纺布包覆药粉而成。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热包的厚度为0.5-1cm。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热包的厚度为0.5-0.8cm。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热包的厚度为0.5cm或0.8cm。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热包的横截面积<所述第三粘胶层的面积;在所述第三粘胶层上未覆盖所述发热包的部分上覆盖有防粘纸层。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底胶层的下表面覆盖有温控贴。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灸贴的辅助固定部为分叉结构,不但可以将灸贴稳定的固定在病患处,而且便于病患处的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灸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明生,未经王明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528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