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补光及检物装置、人证核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48086.2 | 申请日: | 2018-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400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何国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H04N5/235;G08C2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逯恒 |
地址: | 1000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补光 物体检测部 核验设备 红外补光 本实用新型 红外补光器 红外发射器 同一电路板 检测技术领域 红外接收器 电路布设 复杂度 美观性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补光及检物装置、人证核验设备,涉及检测技术领域,该补光及检物装置包括:集成在同一电路板上的物体检测部和红外补光部;其中,物体检测部包括红外接收器和红外发射器,红外补光部包括红外补光器;红外发射器和红外补光器为同一器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补光及检物装置所包含的物体检测部和红外补光部共用同一电路板和器件,不仅能够降低电路布设复杂度和成本,而且有助于提升人证核验设备的面板美观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补光及检物装置、人证核验设备。
背景技术
人证核验设备在人证核验过程中需要通过显示面板上安设的红外摄像头进行活体人脸检测识别,为了保证红外摄像头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可用性,通常需要为红外摄像头配置红外补光灯。此外,人证核验设备在空闲时通常处于待机状态,当有待核验对象靠近该人证核验设备时,需要物体检测传感器感知待核验对象并唤醒人证核验设备开始工作。参见图1所示的一种人证核验设备的面板示意图,在该面板上单独示意出物体检测传感器1和红外补光灯2,此外还示意出了白光补光灯3、彩色摄像头4、红外摄像头5和显示屏幕6等人证核验时所需的其它部件。进一步,参见图2所示的一种人证核验设备的沿面板横向(即图2面板上的虚线方向)的剖面示意图,对应示意出红外补光灯1、物体检测传感器2、红外摄像头3、彩色摄像头4和白光补光灯5的剖面结构。
由图1和图2可见,现有的人证核验设备若要实现红外补光功能和物体检测功能,需要为红外补光灯和物体检测传感器单独布设电路并在面板上对应开孔,这种方式一方面会导致人证核验设备的电路布设较为复杂,成本较高,另一方面也导致人证核验设备的面板美观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补光及检物装置、人证核验设备,不仅能够降低电路布设复杂度和成本,而且有助于提升人证核验设备的面板美观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补光及检物装置,包括:集成在同一电路板上的物体检测部和红外补光部;其中,所述物体检测部包括红外接收器和红外发射器,所述红外补光部包括红外补光器;所述红外发射器和所述红外补光器为同一器件。
进一步,所述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电路板相对设置的透明盖板,其中,集成在所述电路板上的所述物体检测部与所述红外补光部均朝向所述透明盖板。
进一步,所述红外接收器和所述红外发射器之间设置有隔离部件。
进一步,所述隔离部件为隔离板;所述隔离板卡合在所述透明盖板与所述电路板之间;所述红外接收器和所述红外发射器分别位于所述隔离板的两侧。
进一步,所述隔离部件为隔离管;所述红外接收器设置于所述隔离管内,所述红外发射器设置于所述隔离管外。
进一步,所述隔离部件为黑色吸光材料。
进一步,所述红外发射器和所述红外接收器的红外波长一致。
进一步,所述红外波长的范围为760nm~1mm。
进一步,所述红外补光器包括一个或多个红外补光灯。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人证核验设备,所述人证核验设备设置有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补光及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补光及检物装置、人证核验设备,该补光及检物装置将物体检测部和红外补光部集成在同一电路板上,而且物体检测部的红外发射器与红外补光部的红外补光器为同一器件。这种物体检测部和红外补光部共用电路板和器件的方式,不仅能够降低电路复杂度和成本,而且人证核验设备若要实现红外补光功能和物体检测功能,仅需对应补光及检物装置开设一个孔即可,较好地提升了人证核验设备的面板美观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480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