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活体单细胞原位切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47532.8 | 申请日: | 2018-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331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林金明;毛思锋;张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M3/04 | 分类号: | C12M3/04;C12M1/34;C12M1/33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陈伟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细胞 原位切割 微流体 探针 切割 本实用新型 细胞裂解液 细胞培养基 细胞操纵 吸附管 注入管 活体 依次设置 原始状态 裂解 | ||
1.一种活体单细胞原位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细胞操纵平台,其上培养有待切割细胞;
位于所述细胞操纵平台上方的微流体探针,用于向所述待切割细胞同时注入细胞培养基溶液和细胞裂解液,从而裂解待切割细胞;
与所述微流体探针相连的流动泵,用于向所述微流体探针输送细胞培养基溶液和细胞裂解液;
其中,所述微流体探针包括:沿所述微流体探针的圆周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吸附管、细胞培养基溶液注入管、第二吸附管和细胞裂解液注入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操纵平台包括:
载物台;
位于所述载物台上表面的细胞培养装置,所述细胞培养装置内盛装有细胞培养基溶液,用于培养待切割细胞;
设置于所述载物台下方的对准装置,用于对待切割细胞进行观察和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附管和第二吸附管相对设置;所述细胞培养基溶液注入管和细胞裂解液注入管相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附管和第二吸附管的下端为尖端,上端连接液体吸附装置,用于吸走待切割细胞培养装置中的液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附管和第二吸附管的内径为100-250微米;所述第一吸附管和第二吸附管的尖端的直径为25-100微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培养基溶液注入管的下端为尖端,上端连接液体注入装置,用于向所述待切割细胞注入细胞培养基溶液。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培养基溶液注入管的内径为100-250微米;所述细胞培养基溶液注入管的尖端的直径为25-100微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裂解液注入管的下端为尖端,上端连接液体注入装置,用于向所述待切割细胞注入细胞裂解液。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裂解液注入管的内径为100-250微米;所述细胞裂解液注入管的尖端的直径为25-100微米。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体探针还包括:
用于固定所述微流体探针的支撑装置;
将所述支撑装置连接在所述载物台的移动装置,用于使所述支撑装置在载物台上移动,进而使移动所述微流体探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4753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载体培养细胞用固定床及反应器
- 下一篇:一种用于菌种的保存装置